近年来,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许多女性越来越重视产后修复。市面上产后修复机构很多,如何选?产后修复到底需不需要做?5月13日,记者采访了云南省中医医院妇科产后盆底康复中心主治医师万茜茜。
“90%以上的产后女性发现,最爱的裤子提不上去了,贴身上衣穿上就勒出一圈肉……其实,这有可能是腹直肌在‘搞事情’。”万茜茜介绍,正常情况下,腹直肌是紧靠且对称分布在腹部的,但孕期腹腔压力过大,加上孕激素过多造成肌肉松弛,腹直肌开始分离。这时,产后女性就会出现肚子向前突出,且皮肤松弛的情况。
如果这些情况放任不管,就会因腹部肌群松弛而减弱对腹腔内脏器的支撑和约束,引起脏器移位和功能紊乱,同时,肌肉功能受损,腹部肌肉使不出力,时间一长就会盆骨前倾或后倾,引起腰酸背痛、腹胀以及便秘问题。所以,腹直肌修复在产后修复中是非常重要的。
据统计,孕晚期66%以上的女性被诊断为腹直肌分离,但产后只有约53%的人群发生腹直肌分离。由此可见,约一半的女性产后可自行恢复。
“有很多产后女性说自己在某个产后修复机构检查后,发现腹直肌分离很严重,且骨盆是歪的,还检查出其他一堆问题。通过我们专业检查后发现并非如此,她们只是产后还没恢复。”万茜茜提醒,一定要去有专业资质的医疗机构治疗。
目前,云南省中医医院妇科产后盆底康复中心采用腹直肌电刺激加上中医手法治疗。电刺激腹直肌会让腹直肌强烈收缩,提高腹部肌肉的兴奋度,加强腹直肌的锻炼,从而促使两侧腹直肌向腹前壁中线靠拢。加上专业的中医医师按摩,达到松解腰腹部筋膜、激活腹部肌群的效果。
云南省中医医院妇科产后盆底康复中心已开展中医手法治疗产后各类疾病6年,累计为上千名产后女性解决腹直肌分离问题。目前,该院还开通盆底疾病专病门诊,周一至周五接诊。门诊遵循“先评估,再治疗,无评估,不治疗”的原则,通过多种评估方式诊断患者盆底功能障碍类型,再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昆明日报 记者张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