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战斗中,十一连指导员田华堂等红军英勇牺牲。十八团政治委员于秋里为掩护战友,被子弹打中左臂,后因医疗条件不足被迫截肢,成为‘独臂将军’。”镇雄红军指挥部旧址里,武警云南总队昭通支队某中队政治指导员杨晓奇正在给官兵们讲解乌蒙回旋战的制胜密码。
近年来,武警云南总队昭通支队结合支队单位分散、驻地红色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尝试以“场馆沉浸+情景互动”多形式用活红色资源,打造思政教育新课堂,将“你听我讲”转为“大家看共同讲”,将参观打卡改为学思辨行,让官兵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革命精神、光荣传统的熏陶。
在昭通这片红色土地上,有大关大湾子六勇士、巧家红军渡口、永善云岚嘴七勇士、镇雄乌蒙回旋战、威信扎西会议纪念馆以及彝良罗炳辉将军纪念馆等红色资源。该支队坚持把这些红色资源作为思想教育的主流阵地和生动课堂,在清明、“五四”、烈士纪念日、国庆等重要节假日以及新兵下队、党团活动等时机,组织官兵走进革命遗址、纪念场馆。该支队每次组织参观时都设置不同的探究主题和问题,参观结束后进行解答,用问题引导官兵从不同角度追根溯源,主动了解收集相关历史故事,在不断学习思考中获得新感悟。
该支队在组织实地参观见学过程中,广泛征求官兵建议,因情就势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优良传统我传承、红色家书诵读、情景表演、视频讲解、问题抢答、学唱红色歌曲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官兵的参与感,为官兵搭建了一个交流分享展示的新舞台,让思政课堂焕发新活力。(云南日报 记者叶景 通讯员杨义斌 姚景轩 赵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