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探寻乡村产业发展答案 “乡村CEO计划”云南小分队在行动
昆明信息港    05-27 19:21:20

5月16日至19日,“中国农大-腾讯为村乡村CEO培养计划”的学员们到云南交流考察。来自云南省昆明市、昭通市的14名乡村CEO学员组成的实践考察小队,穿梭在云南多个乡村产业项目间,开始了他们的“取经”之路。

为期四天的实践考察,学员们共走访了11个实训点,包括到有“最美民宿村”之称的昆明市官渡区严家庄村、昆明市晋宁区鲁黑村,了解如何经营乡村民宿、发展乡村旅游;到昆明市寻甸县山珍源种养殖合作社,学习农产品如何深加工;到寻甸县一丘田善态庄园、昆明市呈贡区万溪冲村,走访农旅结合、乡村研学等项目。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 供图

据了解,今年1月,乡村CEO计划首期开班,来自全国10个省市、20个地市州的50余名乡村CEO学员齐聚一堂,开启了为期九个月的学习、实训和在岗锻炼。该计划包含理论政策学习、外出交流考察、在地实训和结业考核四个完整培养环节的项目,旨在通过这一系列浸入式培养,并辅以一对一导师指导,最终使学员们成长为懂乡村、会经营、为乡村的乡村CEO。

作为项目发起方之一的腾讯为村发展实验室,隶属于腾讯2021年成立的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致力于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在数字乡村建设、乡村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等领域已有诸多探索。经过前几个月的培训,理论政策学习环节已经完成。目前,学员们正通过外出交流考察,来探寻解决产业发展实际问题的钥匙。

发展“新业态”,改变传统农村的刻板印象

很多乡村CEO学员在家乡发展的产业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走访考察期间,围绕特定主题,学员和所考察项目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探讨。比如聚焦“如何发展乡村新业态”,学员们就重点考察了乡村咖啡厅、中小学实践基地、村庄会议经济等业态。

乡村CEO学员马存芬是寻甸县山珍源种养殖合作社的理事长,合作社主要经营野生菌初加工深加工、野山茶加工、林下种植食用菌、林下养殖纯土鸡等,合作社已入股社员74户293人,每年的销售额上千万。这次,学员们也到马存芬的合作社参观学习了一番。

在乡村就地取材,很多学员的产业项目与农产品深加工有关。但大家也都认为,农产品销售有两大瓶颈,一是产品的特点难挖掘,难以定位目标消费人群,市场打不开;另一个是销售渠道问题,尤其是近来线上线下订单受疫情影响大;此外,电商平台多、特点不同,了解平台和农产品的适配也需要专业知识和人才。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 供图

围绕“如何进行农产品销售”的主题,学员们就农产品质量标准、特点挖掘、销售渠道、客户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许多实践中的瓶颈和难点通过互相帮助和经验分享,得到了解决。
走访交流中,学员之间也会碰撞出不同的火花。比如来自昆明安宁凤仪村的乡村CEO王富兴说:“我们村在电商方面,通过多肉植物的销售积累了一些直播的经验,每天都要有人固定时间在直播平台销售,这样才能稳定客源”。

导师全程陪伴,要求学员列“问题清单”

对于参与交流考察的乡村CEO学员们来说,他们不仅可以在走访中学到经验,还有农大导师的陪伴指导。

昆明市委副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唐丽霞,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博士后曾艳全程参与了此次外出交流考察,帮学员们梳理自己产业面临的问题、下一步应该努力的方向。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 供图

考察开始前,曾艳就提醒学员们,“要给自己列一个‘问题清单’,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看、去学。针对有学员提到村里的项目只有自己一个人负责、难以启动的问题,曾艳也建议学员先做出一个方案,以此为基础去争取上级的支持。

眼见为实,“昆明民宿第一村”的启迪

在考察第一站严家庄,学员们了解到了一个深居山林的村庄是如何变为远近闻名的“昆明民宿第一村”。

看到学员们讨论热烈,农大教授唐丽霞适时引导大家思考:“民宿的经营首先要注意细节,包含房间物品的摆放装饰、小景点的设计,要站在顾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直接影响客流量;民宿的标准需要投入专门的时间、寻找专业化的培训,使内部设计符合不同星级水平,寻找民宿顾客定位和市场定位;村庄的业态影响着游客的入住率,只有集合餐饮、农耕等多种业态才能留住客人,这是需要整体思考的问题。”

微信图片_20220527184653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 供图

在严家庄的民宿群,一家民宿的合租人介绍,选点时就看中了临近机场的区位优势,为了提升住宿体验,所有的民宿老板联合在一起,每家提供一辆车为客人提供免费的接送机服务。“我们石水井的乡村民宿也即将开业,带着在严家庄看到和学到的,回去之后我也要和我们合作社的理事们开个会,一起讨论如何锁定目标客户群,还有围绕目标客户群提供优质服务的具体做法。”这次考察结束,来自昭通市石水井村的乡村CEO学员张宇也有了自己的打算。

朱云慧对于自己马上要经营的餐厅也有了新的思路,她觉得,小到餐具清单的准备,大到菜系菜品的设计,都要广泛思考与考察之后,找到适合自己客户群体的设计方案,才能有可能成形落地,有效益。

通过实训拓宽视野,助力自身项目

通过四天的考察交流,学员们去了11个示范点,也都有了自己的收获和心得。“每到一个点,我们的讨论都很激烈,恨不得把带去的问题都得以解决。每位学员都如饥似渴,希望能学到更多的经验和方法。” 乡村CEO学员张宇说。

据介绍,乡村CEO培养计划不局限于理论课程培训、而是通过外出交流考察实训,让学员们从乡村来、到乡村去。在充分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该计划目前采取区域性组团考察学习的形式,化整为零,力图为学员提供充足的实践学习机会。

微信图片_20220527184638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 供图

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小云表示,实训是拓宽乡村CEO社会视野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乡村CEO解决实际问题的第⼆课堂,有利于乡村CEO将上一阶段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乡村CEO勇于探索的创业创新精神,有利于乡村CEO形成“在地化”的社会支持网络,为今后乡村产业的运营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乡村CEO计划协调人武晋也认为,学员组团外出交流考察、学员间的互访互动很容易形成对话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中,学员可以交流他们面临的困惑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因此,实训环节中的社会互动,特别是基于相似背景、基于相似问题的有效互动更具有启发意义,更能够提高培训的效果。

5月起50余名学员将陆续外出考察

据了解,按照乡村CEO项目安排,学员外出交流考察自5月启动,由学员自选地点、分散开展,围绕乡村振兴的五个核心方面,在全国范围内选取有成熟经验的乡村振兴案例点,自行或组队前往考察参观、交流研学。按照要求,学员在实践地参访学习的时间为1-3天。

微信图片_20220527184709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 供图

项目自启动之初,就为每位乡村CEO学员配备了1名中国农业大学指导老师和1名腾讯公司志愿者导师,在学员外出交流考察的过程中,导师们也要解答学员疑惑、提供考察方案设计和申报书填写建议。

通过本次实训,乡村CEO们共同探讨基层治理、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发展、运营管理等思路和方法,学习参观考察点乡村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实训结束后,乡村CEO们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商业计划书,以便让村庄的产业项目更好落地和执行。(昆明信息港 记者上官艳君)

编辑:钱嘉榀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