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云南“十四五”期间将建设3条旅游带(线)和6个国际旅游中心 文化和旅游总收入达2.2万亿元以上
昆明信息港    05-28 20:35:12

为将云南打造成为引领全国文化和旅游发展创新的一面旗帜,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将聚焦“16个10”世界级精品旅游产品,实施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打造万亿级现代旅游文化产业和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到2025年,力争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10亿人次以上,年均增长13.6%左右;文化和旅游总收入2.2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3.7%左右;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突破3500亿元,年均增长11.8%左右,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0%以上。

充分发挥云南独有资源优势 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带(线)

为更好地完成上述目标,《规划》指出,要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以大理、丽江、迪庆、怒江、保山、德宏6个州、市组成核心区,由昆明、玉溪、楚雄、红河、普洱、西双版纳、临沧7个州、市构成拓展区。集中展示核心区内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资源禀赋和特色,充分利用拓展区内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发挥具备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在大滇西旅游环线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日益完善的交通体系基础上,要完善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一批文化和旅游重大重点项目,培育打造新业态新产品,全面提升智慧旅游服务能力和水平,将大滇西旅游环线打造成文化底蕴深厚、景观形态丰富、服务品质一流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品牌。

沿边跨境文化旅游带的建设,将涉及保山、红河、文山、普洱、西双版纳、德宏、怒江、临沧等8个边境州市、25个边境县市、110个沿边乡(镇)、374个抵边行政村(社区)、24个边境口岸和19个沿边农场。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越的气候环境、优美的边地风光、丰富的文化遗产、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快速发展的边(跨)境贸易等,具备打造国际知名的沿边跨境文化旅游带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

金沙江生态旅游带的建设,将涉及迪庆、丽江、大理、楚雄、昆明、曲靖、昭通等7个州、市。区域内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的“香格里拉”和丽江、大理、昆明、会泽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及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等资源环境优势。打造以“大型水电站、高峡平湖风光”为主题的水电生态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和潜力,为建设金沙江生态旅游带提供了良好发展基础和条件。

以金沙江梯级大电站及其形成的高峡平湖风光为依托,加强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文化和旅游重大重点项目建设,培育打造红色旅游、水电生态旅游、康养旅游、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建设成为新兴水电生态旅游目的地,成为“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国际旅游中心 助力特色旅游带(线)发展

《规划》还提出,要建设昆明、大理苍洱、丽江古城—玉龙、西双版纳景洪、保山腾冲、建水—元阳6个国际旅游中心。把昆明建成名副其实的中国春城、国际大健康名城、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文交流中心和旅游集散地,辐射带动滇中城市群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以大理苍洱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县、市一体发展的国际旅游中心,把大理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名城和大滇西旅游环线示范区。

打造以丽江古城、玉龙县为核心,辐射带动整个“三江并流”区域发展的世界遗产旅游区和国际旅游中心,成为大滇西旅游环线的重要支撑。把景洪打造成国际旅游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普洱、临沧等澜沧江休闲旅游区一体发展,增强沿边跨境旅游发展新动能,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成为沿边跨境文化旅游带的引领示范区和重要支撑区。

将腾冲打造成沿边人文交流中心、跨境旅游核心区,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区一体发展的国际旅游中心,成为沿边跨境文化旅游带和大滇西旅游环线的重要支撑。打造以建水—元阳为核心,辐射带动滇南城市群和滇东南旅游区的国际旅游中心,成为沿边跨境文化旅游带和大滇西旅游环线拓展区的重要支撑。

同时,《规划》还提到了对2035年的展望和目标。到2035年,云南文化事业更加繁荣,优秀文艺作品、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基本建成文化、旅游“双强省”,把云南建设成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为云南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昆明信息港 记者王奕然)

编辑:王奕然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