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人教版数学教材插画引发持续热议。对此,教育部表示,已责成人民教育出版社立即整改,并立即部署对全国中小学教材进行全面排查。
教材插画可以说是孩子们认知这个世界的窗口之一,对于孩子认知“美”、形成价值观、逐步走进这个未知的世界,发挥着启蒙的作用,对于培养孩子们的道德情操,提高孩子们的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如果绘本中出现了错误信息,或传递着错误的价值观,那么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作为官方审定的正式教材,应该给孩子提供符合主流审美、积极向上的插画内容。在此次事件中,引起舆论关注最核心的,还是相关教材的审核把关机制。这些“问题插图”如何过审,混入教材,而且这么长时间以来未引发重视,提醒着相关部门,在审核把关方面应更加严格。各出版单位尤其是教材教辅、儿童读物出版单位应该以更严格的教育责任感,用更严谨的工作态度,加强教材和读物的把关与审核,不断完善内容呈现。
此次教材插画事件,也有利于让有关部门进一步反思教材和童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此次事件,也可以认识到,完善教材的社会沟通反馈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虽然绘画具有艺术性,人们的审美观存在差异,难以用简单的美丑来定论,但一种绘画风格是否适用于教材,公众应该有发言权。在教材采用时,通过多方力量来评估教材编写的质量,不仅能有效避免类似问题的产生,也可倒逼编者、出版社重视教材质量。(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徐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