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召开云南省增值税留抵退税新闻发布会。开屏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施行以来,云南全省税务部门全力践行好“云南速度”“云南服务”和“云南效率”,让退税减税缓税第一时间从“国家账本”落入“企业钱袋”。税收数据显示,云南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后,退税资金呈现出“四个流向”,退税效果显现出“四缓四活”的良好态势。
退税用去哪儿?
从“退税用去哪儿”看,主要有“四个流向”:
一是流向购买材料设备和扩大再生产,大、中型企业选择该用途的比例较高,说明扩大再生产是企业发展考虑的重要因素,集聚产品产量、打通产销链条,能够快速帮助企业占领市场,促进生产经营良性循环。
二是流向偿还债务和支付利息,小微企业选择该用途的占比最高。
三是流向保企业运转,主要集中于住宿、交通运输等服务行业,说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人员工资支出压力较大,退税资金到款后有效缓解资金压力。
四是流向产品研发创新,选择该项用途的主要为钢铁、有色金属、电解铝、新能源汽车及电池制造等制造业大中型企业,具体用途是进行节能降耗、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等“降碳”的研究,为“双碳”目标做贡献。
效果怎么样?
从“效果怎么样”看,初步显现出“四缓四活”的积极效应:
一是缓解现金压力,助力用“活”资金。
增值税留抵退税聚焦了企业的现金流难题,以“量大、面广、快速”的方式将现金流提供给企业。“量大”表现在,目前退税规模已远超2021年全年办理留抵退税的总量。“面广”体现在,增值税留抵退税惠及全省3万多户纳税人,相当于每户企业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且不限制用途,企业可自行支配。“快速”体现在,4月份增值税留抵退税从提交申请到退税到账的平均时间是2.3天,为企业以“时间换空间”赢得了先机。
二是缓解稳岗压力,促进带“活”就业。
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多、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等特殊困难企业,税费政策加大“保”的力度,体现“精准滴灌”,享受到留抵退税的企业“即期效应”明显。4月份享受留抵退税的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业、建筑业开票销售额都有较大增长,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逐步好转,也为稳岗提供了支撑。
三是缓解转型压力,有效调“活”结构。
工业发展离不开制造业的拉动。组合式税费政策保持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助力云南绿色制造。根据调查数据,制造业企业选择将退税用于扩大再生产和研发费用投入的占比是所有行业中最高的,其中先进制造业企业和高技术制造企业开票销售额同比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充分体现新动能增长态势。
四是缓解发展压力,不断盘“活”市场。
通过落实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六税两费”减半征收、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等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以“退税”“减税”减轻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的负担,做到了以“退”为“进”、以“减”促“增”、以“缓”助“急”,在保住市场主体、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缓减疫情冲击,助力云南经济平稳运行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重打击骗取留抵退税违法行为
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以来,云南省税务局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既加快退税进度、又加强风险防范的关系,确保退快、退好、退准、退稳。
一方面依托六部门常态化打击虚开骗税工作机制,从严从重打击骗取留抵退税违法行为,主要采取精准选案、重拳出击、分类处理、强化威慑的措施。
统筹调度全省稽查力量,对虚增进项、隐瞒收入、虚假申报和其他欺骗手段骗取留抵退税的违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从严从快查处;特别是对团伙式、跨区域、恶意造假等骗取留抵退税违法行为,联合公安等部门严厉打击、严惩不贷。并持续开展典型案件公开曝光,及时向联合惩戒单位推送骗取留抵退税案件信息,释放严厉打击骗取留抵退税的强烈信号,有效震慑不法分子,维护税法权威,进一步营造公平法治的税收环境。
目前,云南省已曝光9起骗取留抵退税典型案件,分别由大理、丽江、昆明、红河、怒江、玉溪、曲靖、普洱等地税务稽查部门进行查处,案件查处情况均已在省税务局、相应州(市)税务局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公开发布曝光。
另一方面,紧盯全省各级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履职尽责情况,严肃查处税务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甚至内外勾结、通同作弊等违法违纪行为,释放从严监督、依法惩处的强烈信号。
近日,云南省税务局已在省局网站公布曝光了1起税务干部未认真核对税款所属期和退税满足条件,造成多退税款,落实留抵退税失职失责受到处理的典型案例,释放严管严查信号,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下一步,云南省税务局将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加大税务稽查打击力度,对骗取留抵退税等各类违法行为做到“露头就打”。同时,严查税务干部履责不到位特别是与不法分子内外勾结、通同作弊等行为,全力确保留抵退税政策落实落细、落准落稳。(开屏新闻 记者孙江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