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铁路集团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中老铁路已开通运营四个月,累计发送旅客225.4万人次,发送货物131万吨,呈现客货运输两旺态势,中老铁路带来的发展契机正越发凸显。而在抢抓这一机遇的竞争中,云南的临近省份和城市并未观望,昆明不能坐等观望,想当然的认为地利优势必定带来无尽的发展机遇,必须全力以赴、奋勇争先。
不难看到,借助中老铁路,重庆正通过发挥陆海新通道运营组织中心作用,积极拓展纵深线路,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班列已经开行了38列,共计972个标箱,货物辐射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缅甸等中南半岛国家,并不断向亚欧大陆腹地延伸,累计货值超过2亿元。相比之下,截至5月22号,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共计开行中老国际货运列车169列3780车,发运货物总重量达7.5万吨,货值约33.3亿元人民币。虽然数据上看,昆明仍然占优,但必须认识到,作为运营中欧班列时间较久的城市,重庆在跨境铁路运输的经验、技术和人才储备、以及产业布局等方面优势明显。所以中老铁路开通以来,重庆成为全国第一个开行回程班列、第一个实现“周周班”常态化运行的城市。5月23日,中缅新通道国际铁路班列在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鱼嘴站发车,标志着中缅新通道(重庆—临沧—缅甸)正式开通。以上事例证明,昆明尽管拥有天然便利的地利优势,但这优势并不会自动转化成货源共享、产业带动等优势,“中老铁路+RCEP”的发展机遇并非只有昆明独享,谁机遇抓得更牢,谁才能真正享受机遇的“红利”。
为此,昆明市日前通知明确了2022年度57项重点工作,核心要旨就是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及中老铁路开通新机遇,充分发挥昆明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其中,在物流建设方面,昆明将加快王家营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建设、申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保障中老国际货运列车稳定运行、建立完善物流产业统计监测体系等工作,以王家营集装箱中心站为重点,提高货源组织能力和货物集散能力,完善片区物流基础设施,实现普通国际货物发送就地报关和到达清关。另外,将探索“中老铁路+RCEP”机遇下的合作新模式,推动昆明综合保税区、腾俊保税物流中心(B型)、高新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运营。除此之外,昆明有必要吸取重庆等地的经验,加强与云南区域内城市共享货源、共建通道,并利用“中老铁路+RCEP”带来的机遇加速相关产业项目落地,带动昆明及云南的产业提升,同时,通过提升昆明物流通道的影响力,促进云南各地联结昆明通道与物流、贸易、产业的融合发展,真正当好、发挥好昆明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的作用。机遇不只属于有准备的人,也属于更能积极争取的人。(评论员 易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