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辽宁丹东一女子驾车带父亲外出看病,因健康码显示为黄码被拦,女子称社区给开了证明,当天也做了核酸,但民警表示黄码不能离开。交涉过程中女子倒地,其父亲上前击打民警,事后女子被行拘10日,其父因涉嫌袭警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极目新闻)
事件发生后,有网友认为,涉事父女未服从防疫要求,应当承担责任。但也有大量网友站在了涉事父女的一边,他们认为此事件涉嫌防疫加码。疫情以来,看病就医受阻已经引发了不少的悲剧,大家对“一刀切”的处置态度早有诟病。另外,当时的丹东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封控,就医的不便引起了当地群众强烈不满,而这件事的发生自然是进一步刺激了公众情绪。
其实,这件事情冷静分析是完全可避免的。比如:警方让另外一名同事或者志愿者帮助取药,又或者将二人先带回家中,另行找人买药后送过去。可在视频中,我们看到的是父女二人不能取药还不能走,而那位警察的表现似乎并没有真正帮着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激化了矛盾。
媒体报道,丹东市人民政府在22日早上召开的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会议上强调:要高度关注民生,切实做好群众生活物资保障、就医保障和心理关爱三件大事。而这起事件中,其实就涉及了其中的两件大事,就医保障和心理关爱。背后要考验的,也正是基层人员的执法水平,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来化解矛盾,而不是制造矛盾。如果当事民警能够多考虑当事人难处,多想想解决方案,那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不管是哪个部门,都需要以群众的利益为上,多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只有这样,负面情绪才能从互相帮助、互相体谅中得到消化。疫情无情人有情,无论如何,人性化执法都不应该只是一句空话。(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尹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