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贡区积极推动斗南花卉小镇、卧龙浦古渔村、万溪生态花园等项目建设,打造旅游线路6条;2022年1至5月,斗南花卉交易量约42.78亿枝,交易额约79.5亿元;斗南花市接待游客人数约130.8万人,旅游收入约4353.1万元……6月30日,第二场呈贡区迎接党的二十大系列新闻发布会暨“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系列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呈贡区文旅融合发展情况及斗南花卉小镇规划建设情况。
发展“旅游+”新业态
文旅、农旅、商旅等多样化旅游带动城市发展
会上,呈贡区公共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陈秀梅介绍,呈贡区目前已经呈现了以宝珠梨、瓦猫、菱角、斗南鲜花、剪纸等为文化元素的创意产品,推动文化人才、文艺作品、文化产品与旅游产业、旅游景区等深度融合。2022年5月29日完成第一期文旅消费券发放,截至目前,已完成801个订单,使用文旅消费券56611.6元,拉动文旅市场消费109914.1元。今年第二期、第三期文旅消费券发放也已陆续开始。
同时,呈贡区依托万溪冲、赵家山、刘家营、段家营,打造万溪文化旅游节,宝珠梨采摘节、万溪冲自行车赛等活动,发展乡村观光、农业体验、运动休闲旅游业态。此外,围绕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呈贡资源和区位优势,依托新南亚风情园、七彩云南第壹城、置信银河广场等商业,打造呈贡集旅游集散、都市观光、购物、餐饮、文化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都市休闲娱乐旅游文化街区。依托斗南夜游花市、花仟坊夜市、大学城仕林街新天地夜市街区、第七街区夜市,打造夜游经济业态街区。
同时,据了解,目前,全区39个旅游厕所建设及百度地图打点上线;在全区各主干道和景点设置123块(套)旅游标示标牌;斗南花都海洋世界完成景区提升改造;伟诚农庄第七感莓世界景点创建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斗南花卉市场AAA级景区成功申报省级夜间经济示范点;按照国家、省、市文旅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呈贡区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核心区的战略定位,着力打造“旅游+”和“+旅游”的复合旅游产品。
“花卉+文旅”
今年1至5月斗南花市接待游客约130.8万人
会上,斗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杨凡介绍,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目前主要业态以鲜切花、盆景、绿化苗木、花卉衍生品等为核心,经营内容涵盖花卉苗木的种植销售、包装、园艺资材、种苗、物流运输、农资农材、园林绿化、婚庆礼仪、文化创意和住宿餐饮等。
目前,斗南花卉已成为中国花卉的“市场风向标”和“价格晴雨表”。2022年1至5月,斗南花卉交易量约42.78亿枝,交易额约79.5亿元。同时,花卉文旅活力持续增强,2022年1至5月,斗南花市接待游客人数约130.8万人,旅游收入约4353.1万元。园区登记注册的个体和企业合计3939家,其中,个体经营户2541家、企业经营户1398家,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96家。
斗南花卉经过近40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以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花卉交易市场和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花卉拍卖中心等两家龙头企业为核心的花卉产业集群。目前,斗南花卉产业辐射带动全省花卉种植、分拣、包装、物流运输、住宿餐饮、花卉电商、带货直播等行业从业人员100余万人。
斗南花卉小镇建设成效显著
花卉产业、科技研发、文创旅游等全面“开花”
2017年6月,斗南花卉小镇成功入围云南省创建全国一流特色小镇名单,呈贡区同步启动小镇规划工作,编制了《昆明斗南花卉小镇发展总体规划》和《昆明斗南花卉小镇修建性详细规划》。按照《规划》定位,斗南花卉小镇将积极构建纵向花卉交易、物流、研发全产业链和横向融合旅游、文化、健康的立体大花卉全产业链,努力把小镇打造成为“世界第一的花卉交易中心”、“亚洲第一的花卉产业研发创新高地”和“中国第一的花卉特色小镇”。
斗南花卉小镇项目建设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群众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思路,聚力花卉产业、生态景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智慧化等板块建设。2017年6月—2022年5月,斗南花卉小镇累计完成投资65.71亿元。目前,斗南花卉小镇项目在花卉产业、花卉科技研发、花卉文创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小镇环境设施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智慧花卉小镇打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其中,完成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改扩建、花卉拍卖物流自动化流水线、花卉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及百合交易区等续建项目;完成“花花世界”升级改造。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合作建设的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享实验室、观赏园艺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已正式运营,科研团队已顺利攻关了洋桔梗种业的“卡脖子”科研问题。云南锦科花卉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和信息研发机构已落地斗南花卉小镇,已研发100多个玫瑰专利品种。完成国际花卉技术创新中心·绿色高效种植基地项目,建设现代花卉种植栽培展示平台。完成呈贡新城码头、斗南湿地项目建设,保护性修复毕昇宅院,打造云花发源地和滇戏窝子等。
完成斗南江云分布式建筑一体化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等,增强小镇污水处理能力,优化生态景观。实施了小镇“四化”整治工程、小镇花卉景观提升工程,设置花坛、花柱、花墙特色造型,打造特色花街,营造浓厚花海氛围。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斗南地铁站人行天桥、瑞香街延长线、小镇北侧交通环线等道路建设如期竣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搬迁安置了彩龙村,正在加速搬迁安置殷联社区小梅子村、练朋尾大村和殷家村。同时已完成花拍中心数字云花展厅、大数据中心建设,5G智慧小镇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即将投入使用。(昆明信息港 记者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