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杨雁 6月30日,安宁市“喜迎二十大 基层大练兵”全媒体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禄脿街道。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支撑,打造的“智慧禄脿”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推动传统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的禄脿磷氟化工产业循环园区;“党建+农业园”模式,打造的“庄科村朱家箐红色党建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大庄村“村规民约”走出来的美丽乡村振兴路……这些“积沙成塔”的工作,为安宁市禄脿街道突出特色、谋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智慧管理:群众“微心愿”挂上苹果树,党员干部帮实现
来到智慧禄脿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大屏上一棵苹果树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树上挂着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苹果,原来这些苹果都是街道群众的“微心愿”,并依据心愿被认领及完成情况,用不同颜色显示出来。
禄脿街道党工委书记查春来介绍,今年起,禄脿街道要求辖区机关党员、村组干部及50岁以下党员,每年认领“微心愿”不少于1个;街道中层干部每年认领不少于2个;副科级及以上班子领导每年认领不少于3个。通过群策群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提高街道服务群众水平。
“每逢农忙时节,心里像压了一座大山,夜里睡不好觉。多亏村里的党员来帮忙,才没耽误栽种的最好时机。”安宁市禄脿街道禄脿村村民王凤仙今年 50 多岁,因常年患手抖的疾病,每年到这个时候就开始着急,家里有2亩多的耕地等待播种玉米,听说街道在开展“群众微心愿,党员来实现”的活动,她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填了张心愿卡“希望有人帮忙栽种”,并投进红色邮箱,没想到村委会的党员上门来帮她家完成了播种,使她的心愿得以实现。
据了解,2022年初禄脿街道启动实施的“微心愿”项目,通过向辖区群众征求心愿、党员认领方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事、烦心事。为应收尽收“微心愿”,禄脿街道每个村(社区)的为民服务大厅显著位置都放置了红色“小微”信箱,拉开信箱抽屉,里面配备了数十张微心愿卡,所有群众都可填写。同时依托“智慧禄脿”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的“微心愿”线上链接,党员干部可认领心愿、查看办理进度。群众的心愿内容涉及物资帮扶、政策宣传、农业技术指导及民生类“小微”项目建设等方面,小到为困难群众购买化肥、帮助困难群众进行葡萄修穗和引绑等,大到完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人饮水井提升改造等。目前,禄脿街道共征集到群众微心愿132件,依托智慧平台,现已完成31件。
帮助辖区群众实现“微心愿”只是“智慧禄脿”大数据平台的其中一个功能。在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中,“智慧禄脿”根据8个村(社区)地理位置、居民小区分布特点、居民数量等综合因素,将辖区划分成8个大网格、57个小网格。管理内容涵盖了智慧党建、政务工作、社会治理、经济发展、视频监控等板块。通过建立从街道到村(社区)到村(居)民小组网格长、专兼职网格员的“三长一员”三级联动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和提升街道的服务品质。
在网格平台中,还完善了辖区公厕、垃圾收集点、农贸市场、洗手台等信息,制作了点位地图,并在实地点位上设置有二维码。网格员或辖区群众针对点位上发现的问题可以及时扫描二维码上报案件,指挥中心会第一时间派遣责任网格员前往处置。同时在森林防火、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均融入了智慧化网格管理。
“智慧禄脿”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的有效运行,促进了网格员走近群众,主动和群众沟通交流,了解群众的需求,及时上报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做到下情上传。截至目前,通过智慧平台处理解决问题11719件次,涉及集镇管理、安全生产、平安建设、智慧党建、森林防火等领域。
转型升级:传统石化产业发展践行绿色理念
近年来,在产业经济发展方面,禄脿街道不断推动传统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禄脿磷氟化工产业循环园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磷氟化工产业技术升级。并通过建立中小企业服务站,服务企业提质增效。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1月,安宁市首个乡镇(街道)中小企业服务站——禄脿街道中小企业服务站正式挂牌成立,以禄脿街道中小企业服务站为平台,街道与企业建立“一对一”帮扶对接。在推进云南祥丰同辉超纯氨电子气及碳捕集利用新型精细化学品工程项目上,街道办事处积极对接市委、市政府、工业园区管委会、和招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提前2个月完成二氧化碳生产装置及公用工程的建设,使得该项目比该集团在全国其他地方的同类项目建设进度都要快。
禄脿街道位于安宁产业园区西片区,现有工业企业3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2022 年,禄脿街道依托云南祥丰金麦及祥丰石化现有产能及产量,积极打造禄脿安丰营磷氟化工产业循环园区。
2022 年,禄脿街道成功引进云南祥丰同辉超纯氨电子气及碳捕集利用新型精细化学品工程项目( 目前已投产),该项目是利用祥丰集团工业废气进行生产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和干冰,同时把合成氨提纯为超纯氨作为电子气。其中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项目将抢占云南省液体二氧化碳市场,同时能有效降低工业企业碳排放量;电子级氨将填补云南省无超纯氨电子气生产线空白,为云南省半导体及光伏产业发展助力。
在加快发展磷氟化工产业的同时,禄脿街道大力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提升、技术改造,目前祥丰金麦蒸汽梯级研究与应用项目、祥丰环保科技工业废水循环绿色利用项目正在建设当中,其中祥丰金麦蒸汽梯级研究与应用项目达产后,每年外供电量为 6826 万度,预计年销售收入 2723.76 万元;祥丰环保科技工业废水循环绿色利用项目投产后年减排总磷 4380 吨、氟化物 1460 吨、氨氮 292 吨,可减少对地表水污染,改善周边流域的环境质量。
此外,云南祥丰石化有限公司于去年3月投产的7万吨柴油尾气净化液项目高效推进 ,去年产销1.5万吨,产值2000余万元。今年有望实现年产5万吨。该项目销售负责人称,目前我国柴油车保有量已达2000多万辆,自去年6月全面实施“国六”标准后,仅柴油尾气净化液一项,预计到2023年需求可达1300万吨至1500万吨,市场规模约千亿元。祥丰石化成为云南省为数不多的以清洁能源天然气生产相关产品的企业。
乡村振兴:庄科村朱家箐红色党建生态农业示范园使农业经济变活
来到禄脿街道庄科村,有这样一个菜园子:137块大小均匀、相互连接的生态菜园围成一个方正棋盘,棋盘中心是引人瞩目的“花卉五角星”,菜园中栽种有香葱、番茄、秋葵、土豆、辣椒、韭菜、西芹、茴香等应季蔬菜,每块菜地还插着一块红色的认养牌,蔬菜种苗采用老品种应季蔬菜,种植中不用化肥,不喷农药,完全施用有机肥,是真正的无公害“绿色蔬菜”,这就是禄脿朱家箐红色党建生态农业示范园。园间一条阶梯式瀑布河沟环绕周围,沟内睡莲旖旎,与各种无名绿植一起丰盈了清澈河水,小鱼、龙虾、泥鳅惬意其间,往来翕忽,与人相乐。
庄科村委会书记王竖明介绍,2020年,庄科村党总支以朱家箐村小组党支部为载体,积极探索“党建+农业园”模式,启动了“朱家箐红色党建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项目将乡村产业、生态、文化优势有机融合,最大化促进村集体增收创收,带动群众致富,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低保户、建档立卡户等弱劳力就业问题。曾经僵化闲置的土地,通过场地平整后,按照15㎡/块的标准均匀划分为137块园子,通过周边各单位、企业及个人有偿承租的方式,年度实现净利润5.3万元;还带动了周边31名弱劳力群体就近就业,实现50元/天,每天干活8小时的“家门口”上班模式,促进了农民增收。
正在地头除草的74岁村民邬国善说,自己是退伍军人,老党员,一得闲就会来生态菜园里干活,活计不重,每个月可以得到700到1000多元的工资。他说:“这点农活不算累,平日家里有事就忙家事,家里不忙了就来地里除草、浇水、种菜和管养,这份家门口的活计,给家庭增加了收入。”
结合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朱家箐村小组在生态园旁依托村小组公房,建设了可容纳 50 人左右的乡村农家乐已于今年6月底开业迎客,各菜园主在采摘新鲜蔬菜后可以就近就地到农家乐加工食用,也可自己动手烹饪。此外村小组还利用生态园旁大型池塘养殖生态鱼并对外提供有偿垂钓,以此增加园主和游客休闲娱乐方式,扩大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每逢7至10月间,庄科村的葡萄、脆李、鸡血李、红梨将陆续成熟,认种了菜园的园主可以在朱家箐悠闲地吃喝玩乐一整天,并满载而归带回蔬菜和水果等。
曾经“脏乱差”的庄科村朱家箐村小组,通过建设生态菜园子、引领发展乡村休闲游、增量村集体经济,已逐步走出一条“绿富美”的新农村之路,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600元,并于2021年获评安宁市级美丽乡村,农民收入更高、农业经济更活,农村面貌更优不再是梦。
美丽乡村:”村规民约“让大庄村更靓丽了
走进禄脿大庄村民小组,入村道路宽敞洁净,村民家外墙上绘制了上千平方米的数十幅彩绘,墙上还挂上了村民自发捐赠的时令鲜花和多肉植物。景色优美的水库背后,是1200余株300年以上的古树。村里几乎看不到村民们随意堆放的杂物,甚至会让人有种错觉,感觉不是进入到一个传统概念中的农村。这些变化都源于大庄村民小组“村规民约”带出来的美丽乡村变化。
“我和村小组组长李平生都是2007年上任的,上任之后,我们想改善村容村貌,带着村民一同致富。但当时的情况是村集体没有收入,要改善环境卫生,没有钱,事情不好办。”大庄村民小组支部书记金亮介绍。2008 年,安宁市倡导各乡村启动新农村建设,对做得好的村镇可获得资金扶持和倾斜。知晓这一政策后,金亮和李平生觉得这正好是一个契机,于是两人说干就干,发动村民,制定了村规民约。在大庄村的村规民约中明确提出,生活垃圾必须投放到垃圾桶;葡萄枝条清运至指定地点整齐堆放;粪堆清运至本户田间地头堆放(机耕路过渡堆放不超过3天),本户房前屋后不堆放任何杂物堆等等。
虽然村规民约定出来了,难免有不遵守的村民。对此,村小组又琢磨起了应对的办法,除了口头提醒、多次叮嘱外,对于严重违反村规民约的,还采取了停发村小组内部农户福利的方式督促其整改,在明确责任与义务,严明奖惩之下,更多的人愿意配合了,并通过村民自筹资金,同步获得政府部门相应奖励的方式,一点点改善全村的面貌。大庄村还利用村民外墙彩绘开展文明乡村的宣传,让过往民众耳濡目染,并呼吁村民们把自家曾经用来腌咸菜的罐子捐出来做成具有乡土气息的盛花器。目前大庄村内不仅有花墙、道路边也随处可见花花草草。
金亮介绍:”接下来,大庄村还将通过盘点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如3000余米的‘茶马’古驿道、具有本地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老四合院‘金家大院’‘王家大院’、1200余株300年以上的古树、一口祖祖辈辈喝的古井等,继续申报安宁市2A级景区村庄。我们的目标是,把大庄村民小组建成一个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的美丽村庄,发展特色生态乡村旅游,带动当地村民致富,建设和谐幸福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