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十周年,“奋进新时代 书写新荣光”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十周年暨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赣州启动,50余位来自中央媒体和部分省份重点媒体、社交平台的记者、网络知名人士将用7天时间走访赣南苏区,探寻赣南苏区高质量发展的密码,记录老区人民的奋斗故事。宜黄县曹山风景区。
宜黄县曹山风景区。澎湃新闻记者 刘清香 图
如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江西宜黄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7月2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十周年”媒体采访团一行走进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先后走访了宜黄棠阴古镇、曹山景区,现场观赏了有近四百年历史的宜黄戏、流传于宜黄县全境及周边乡镇以镰刀敲击禾杠的民间舞蹈禾杠舞,试图还原宜黄在赣南苏区振兴中的文化振兴尝试。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宜黄县采访获悉,近年来,宜黄县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实施文化传承工程,提炼当地文化的核心要素,加快文化与生态、旅游、康养、中医药等方面的融合,在文化传承中发展产业、在产业发展中促进文化传承。
古镇旅游
走在棠阴古镇的青石小路上,午后柔和的阳光从道旁古建筑的屋檐上倾泻而下,充满古朴静谧之感,让人仿佛置身于时空的回廊中,梦回当年“五里长街,商店栉比;十里河埠,商船云集”的繁华盛景。
棠阴古镇是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是一个集新石器文化、明清古建筑文化、夏布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风水文化、为一体的历史著名古镇。旧时此地盛产夏布,优质的棠阴夏布因“轻薄如蝉翼、白如宣纸”而久负盛名。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也保留至今,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八府君祠”“承恩坊”“迎恩塔”“罗氏宗祠”“日字塘”等。
宜黄县棠阴历史文化展览馆 澎湃新闻记者 刘清香 图
如今的棠阴镇,通过发展古镇旅游、红色文化旅游,全年接待游客两万余人,全镇居民增收近千万元。古建筑群所在地民主村利用居家养老中心提供食宿,销售红薯粉丝、白莲等特色农产品,开展农家乐、采摘园,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
宜黄县积极发展农家乐、采摘园等乡村经济,图为一处猕猴桃采摘园。 澎湃新闻记者 刘清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