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昆明市场暂未发现售卖织纹螺
昆明信息港    07-14 09:08:02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罗昆娅误食有毒的织纹螺,轻则腹泻,重则致命。继浙江查处多起非法销售织纹螺案件后,记者日前走访发现,昆明多家海鲜市场并未售卖织纹螺。

  “织纹螺本身是没有毒的,但由于其在生长环境中会摄食有毒藻类、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或者其他有毒物质如河豚毒素等而被毒化,其含有的毒素经加热、腌制、暴晒等加工后,均无法被破坏分解。人吃了有毒的织纹螺后,会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相关专家介绍。

  在和平村农贸海鲜综合广场,记者发现市场上并未售卖织纹螺。商户张先生告诉记者,织纹螺在沿海地区禁止销售,在昆明也早已禁止销售了,市场上能买到的基本上都是淡水养殖的螺类,加工以后可以放心吃。

  专家介绍,食用有毒的织纹螺后,中毒具有一定的潜伏期,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小时。早期表现为口唇、舌、指尖发麻,眼睑下垂,不久就会有消化道症状,感觉胃部不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等症状,甚至便血。中毒严重者很快会出现瘫痪、说话不清楚、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紧接着出现休克,最后会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整个病程发展迅速,可能在几分钟之内就能致人死亡。

  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随着暑期的到来,外出旅游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购买和食用织纹螺。误食有毒的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的,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 

  新闻链接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蛳螺、麦螺或白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在淡水水域无法生存。

  与普通的螺相比,织纹螺尾部较尖,螺体细长,长约1厘米,宽约0.5厘米;壳面常具有1条至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表面图案看起来像织布;螺口处呈白色,肉体为淡黄色,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


编辑:上官艳君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