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习得一技之长 成就多彩人生 ——昆明职业教育发展迎来新的春天
昆明信息港    07-20 08:28:57

今年5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并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职业教育发展迎来新的春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接受职业教育,习得一技之长,成就多彩人生。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社会认可度不高、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仍是当前昆明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如何让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真正在社会上“热”起来,这是亟需解决的难题。

职业教育重要性不断凸显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全社会的成才观也在悄然变化。新的《职业教育法》提出,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定位,就是为产业发展提供有能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掌握更多实用技能,不仅成为很多家庭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也是很多青年实现自我价值的不二之选。

龙世光是禄劝职业高级中学2016届优秀毕业生,因为在校期间专业成绩优异,毕业后,他被南光集团选中,远赴澳门新时代巴士公司工作。4年时间里,龙世光凭借扎实的专业技术和踏实勤奋的工作态度,多次受到企业的表扬,先后寄回家36万余元,帮助家里盖起了3层楼房。现在,龙世光已成为家乡的“致富明星”,他们一家也因为搭上职教扶贫的快车,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

毕业于昆明高级技工学校的赵秋卫,在谈及选择职业教育的初心时,依旧能清晰地回想起当年家人反对的声音。直到赵秋卫获得第25届世界奥林匹克烹饪大赛团队赛自助餐展台项目银牌、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烹饪(西餐)项目云南省选拔赛第一名等成绩后,家人的态度才慢慢有了转变。回顾过去,赵秋卫感慨万千:“参加过一些专业比赛后,我才发现其实掌握一门手艺很‘吃香’。企业缺少专业技能人才,个人掌握一技之长,就业根本不愁。”如今,22岁的赵秋卫是一家酒店的凉菜主管,他希望能通过学习锻炼,最终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饭店。

“国家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会长辛继龙介绍,虽受疫情影响,但职业院校学子的就业率仍然保持在90%以上。在新一轮的机遇面前,职业教育或将迎来快速发展。

存在“隐形门槛”等不公平待遇

尽管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但在现实生活中,职业教育的发展依然不尽如人意。2021年《教育家》杂志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大型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受访学生和家长在选择“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时,“社会认可度”位居前列。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往往被认为是低于普通教育的,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属于“差生”的一档。不少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隐形门槛”等不公平待遇,从而强化了人们对职业教育地位的认知偏差。“班上只有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才会选择职业院校,就业前景也让人担忧。”就读于昆明滇池中学的朱同学表示。

新的《职业教育法》针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提出“协调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学习成果融通、互认”。昆明市第三中学老师王征认为,在学习生涯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现阶段来看,大部分家长仍然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许多家长担忧孩子在职业院校会受到不好的学风影响。当务之急是邀请家长走进学校,深入了解职业教育。”

“有的职业院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未能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教育质量不能适应眼下技术发展和企业生产需要,致使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所从事的工作。”市政协委员杨利勤建议,职业教育要想真正实现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就业招聘上破除“隐形门槛”,同时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地位和待遇,激励更多青年走上技能成才之路。

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协同育人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直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根据《昆明市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目前,昆明市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均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合作企业达740多家,采取“订单班”“冠名班”等方式设置校企共建课程,校企协同育人得到进一步深化。

新的《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国家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在办学的过程中,要通过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加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把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主动提供更多优质资源参与职业教育。”官渡区职业高级中学校长路小军建议。

此外,杨利勤还提到,要努力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让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职业院校中走出来,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同时各部门还应从根本上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宏观统筹,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

未来,随着昆明市产业的不断升级,各行各业急需越来越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昆明信息港 记者陈思伊 方圆)

编辑:黄彩英    责任编辑:谭石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