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是发展所需、改革之要、群众所盼,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驱动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支持企业增强创新能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大改革之举,近几年,各地在营商环境中,把群众方便不方便、企业便利不便利作为衡量标准,大力推行“最多跑一次”“一张表单”“一窗办理”“网上办理”“检查备案”等举措,为扩大就业、壮大新动能、经济稳中向好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吸引聚集发展要素,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各级政府要坚持标本兼治,用真心、敢突破、出实招,做到政务高效有速度、服务贴心有温度、严格监管有力度,不断吸引域外更多大项目、更多资金、更好人才落地。各级各部门都要直面问题、真抓实干、积极整改,鼓励敢作为、善作为,切实形成全方位、各领域共同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的工作格局。既对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加大整治力度,又要善于从观念、思想上提升,从体制、制度上创新,从监管、服务上突破,不仅能解决自身突出问题,而且能后来居上,推动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长期以来,政务营商环境是影响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瓶颈,尤其是对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而言,优化政务营商环境是降低其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重要路径。由此可见,提升政务营商环境水平与优化营商环境之间既有内部一致性,也存在循环促进的关系。转向高质量发展,既要求发展方式和增长路径的转变,更要求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是发展的体制性、制度性安排,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兴衰、生产要素的聚散、发展动力的强弱。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优化营商环境要多维施策,为企业赋能。政企关系是政务营商环境的重要维度,也是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必然要求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及水平。政务服务存在短板,权力下放与市场监管就失去了基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相互依赖,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因此,优化营商环境必须重塑为政理念,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一方面,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要抓手,着力破解束缚企业手脚的制约、逐步解决民生难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更好地确保宏观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有效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提供更为坚实可靠的微观基础;另一方面,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要牵引,带动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延展,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投资兴业的信心。
总之,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化的制度变革,政府部门必须转变立场,深刻理解市场化的本质,既要成为一个开明的准入许可者,又要成为一个公正的监管者,还要成为一个贴心的服务者。(昆明信息港 评论员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