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2022昆明文艺周】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研讨小说《易地记》两度创作成果经验
昆明信息港    07-23 17:53:06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孙红亮 谢星宸 7月22日上午,作为“喜迎盛会向未来——2022昆明文艺周”暨昆明市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文学艺术系列讲座之一的“喜迎二十大 礼赞新时代——从小说《易地记》到电影《安家》赏析研讨会”在新华书店南屏街店举行。

30余位云南著名作家、评论家及艺术从业人员齐聚研讨会,旨在探讨研究小说《易地记》到电影《安家》两度创作的成果经验,就小说创作和剧作改编及现实主义创作、电影表现手法及艺术成就、电影表演及导演技巧等进行交流讨论,激发更多文艺家为迎接二十大创作文艺精品。

据了解,根据云南乡村人物为原型创作的中篇小说《易地记》,一经发表就引起国内文坛关注,中国作协以此为书名出版了全国扶贫和乡村振兴题材小说集。后来改编为电影《安家》,更加生动地讲述了中国易地扶贫搬迁的样本故事,是云南省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是近年来云南影视创作关注重大现实题材的一个重要收获,也是云南省喜迎二十大优秀影片展映活动的5部重点影片之一。

著名作家、小说《易地记》作者、电影《安家》编剧沈洋向与会人员细致地介绍了小说的创作历程及小说相关人物的创作灵感。当年在机缘巧合下,应杂志主编邀约,沈洋决定撰写一部脱贫攻坚主题中篇小说。为了写好作品,突出脱贫攻坚主题作品的真实性、接地气,不脱离现实,写活文中人物,沈洋以写报告文学的方式方法,深入基层进行采访做笔录。沈洋表示,这部小说并不是完美的作品,也不算经典作品,可以以这个作品为案例,分析、剖析以后创作类似作品,怎么能写的更好,为未来创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主旋律作品的创作探寻一些路径。

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名誉会长、云南作协原主席、云南文史馆馆员晓雪评价《易地记》是一部纪录云南脱贫攻坚工作的极佳作品,“它向世界发出云南声音,向全世界展示可爱可信的云南力量。”

著名评论家、昆明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冉隆中就小说传达出的情感和小说向世界展示出的云南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易,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现场多位作家及艺术从业人员从小说创作和剧作改编及现实主义创作、电影表现手法及艺术成就、电影表演及导演技巧等展开了精彩点评。

编辑:李双双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