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促进工业和信息化平稳运行和提质升级发布会上,新能源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自2014年以来,国家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仅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国家按整车企业取整后补贴资金共329.46亿元。在消费者端,购买一辆价值2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汽车,也可约省2万元左右的购置税。
然而,直到如今,相当一部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是依靠补贴勉强支撑的。一旦补贴全部取消,这些企业的生存就会出现问题,2022年一季度,在“蔚小理”组成的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中,理想营收95.6亿元,净亏损1090万元,毛利率达到22.6%;蔚来营收99.11亿元,净亏损17.83亿元,毛利率为14.6%;小鹏营收74.55亿元,净亏损17亿元,毛利率是三家中最低的,仅有12.2%。
对于新能源车市场来说,2022年是具有标志性的一年。今年,实施多年的购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即将告别市场。同时,2021年12月31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指出: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在缺少购车补贴的扶持下,如何保住新能源车市场来之不易的局面,是业内需要思考的问题。对此,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工信部将抓紧研究新能源车购置税优惠延续支持政策,做好与补贴退坡的有效衔接,稳定市场预期。
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只要是冠之以新能源汽车招牌的,都能够拿到补贴。结果,造成很多企业都是奔着补贴而去,而不是冲新能源汽车而去,甚至出现了骗补贴现象,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在逐步退出的同时,将新能源车企去粗取精,让低劣的企业停止对各项资源的无谓消耗,尽快退出舞台,将空间让给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让补贴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才是最为重要的方面。(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喻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