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聚集高层次人才 赋能高质量发展
云南日报    07-29 08:47:59

朱有勇(右二)院士指导学员种植林下有机三七

今年初,随着电影《农民院士》的上映,“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扶贫扶智”“农民院士”等热词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2015年,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脱贫攻坚工作,委派朱有勇院士团队进驻澜沧县。他们创造性地在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举办全日制院士指导班以及院士短期农业技术培训班,通过院士专家的人力智力帮扶,形成观念变了、技能有了、动力足了、产业强了、农民富了的生动局面。

2019年12月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朱有勇院士,是普洱市科技工作者的榜样和代表,更是普洱市做好高层次人才工作的缩影。截至目前,普洱市累计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90个,初步形成了院士专家群入普服务聚集效应;累计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9名,成功出站成为云南省高层次人才11人,入选“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家。持续做好院士(专家)工作站和院士团队创新中心(研究中心)建站工作,推进普洱市人民政府、湖南农业大学以及云南省科技厅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云南循环农业产业研究院”在普洱注册落地,引入湖南农业大学印遇龙、邹学校和刘仲华3个院士团队,立足普洱市支持云南循环农业产业发展,创新高校与地方合作新模式,打造新型研发机构样板,建立畜禽、蔬菜、茶叶、水产、生物医药5个产业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培养引进一批创新人才,建成全国绿色高效循环农业创新高地与示范基地。

为实现专家人才对农村帮扶的长期献智,近年来,普洱市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推动人才下沉、下乡。全市累计建立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户、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户、省级众创空间5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1家、省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1个,培育省级星创天地8家,获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认定2家。实现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10个县(区)全覆盖建设,建立了普洱市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扶贫服务平台,形成成果需求共享模式,促进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围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需求,大力实施“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引导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和单位整合科技、人才、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让点点智慧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云南日报 记者沈浩 通讯员张国营 于飞)


编辑:洪俊杰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