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在昆明当代美术馆开展,以丰富展品带领观众了解蘑菇如何在自然界中发挥作用,重塑对于生命的认知并理解物种共生的智慧,开启一场独特的自然、科学与艺术之旅。
“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昆明当代美术馆开展
“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昆明当代美术馆开展
据介绍,本次展览展示出一个真菌学、生态学、社会学、艺术、文学彼此交织的蘑菇世界,中国西南真菌学的开拓者臧穆与美国激浪派先锋、音乐家约翰・凯奇都是各自领域的先行者,他们都热衷于走向山林,寻找蘑菇的踪迹,并以田野笔记与观念艺术的方式,记录下对蘑菇的发现与心得,他们在科学与艺术的两端汇聚,引领人们倾听“蘑菇之语”。来自中国、瑞士、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34位(组)真菌学家、博物画家、艺术家、摄影师、作家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共同展开这场以菌菇为中心的综合性跨学科展览。
“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昆明当代美术馆开展
本次“蘑菇之旅”从中国野生菌种类最为丰富的云南开启,臧穆和后继者杨祝良团队,在云南拓展了菌类多样性的发现,并留下了大量生动的田野笔记和处于全球前列的真菌研究成果。与真菌学研究相辅相成,曾孝濂、杨建昆等博物画家绘制了精妙生动的菌类绘画,云南丰沛的自然环境与繁多的菌类,也让于坚、唐志冈、曾晓峰、资佰、李季、李瑞等本地作家与艺术家们深入真菌的王国,源源不断地带来充满生命能量的创作。
“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昆明当代美术馆开展
“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昆明当代美术馆开展
“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策展人叶滢表示,在全球性疫情和生态危机蔓延的特殊状态下,需要反思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要从协作的角度思考万物间的联结和相互影响,联合不同学科深入认知地球上的不同物种及其生存环境,进一步拓展艺术的边界,关注生物多样性。昆明当代美术馆馆长聂荣庆表示,昆明当代美术馆依靠地缘优势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希望建立不同学科与物种平等对话的全球智识网络,将持续推出一系列促进生物多样性与艺术多样性的展览和艺术项目。
本次展览由昆明当代美术馆主办,《艺术新闻/中文版》协办,瑞士文化基金会、法国文化中心等机构支持,展览将持续至11月28日。(云南网记者 侯婷婷 李熙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