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非常迅速,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以职业划分,学生占比最多,达23.7%。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青少年既是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和受益群体,也是推动网络发展的巨大力量,他们与互联网互相塑造、共同成长。构建清朗文明健康安全的网络空间,对他们的成长成至关重要。青少年如何正确地使用网络、如何引导青少年提高安全上网、文明上网意识,也成为了社会各界需要重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加强网络文明行为规范,做青少年的“守护人”。互联网使许多人都沉迷于虚拟,脱离现实,人人都可以肆无忌惮地发表言论,更有部分网络平台为了提升点击率、关注率等利益,不断传播内容低俗、三观不正的内容,这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级政府部门需开展专项整治,从行业整治入手,以平台整顿和责任追究、加强自我约束为主要内容,督促平台建立健全审核机制,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为青少年文明健康上网用网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同时,各类网络平台也应建立网络文明责任人制度,做好网络资源和信息的自身监管,对不良信息进行选择和过滤,在技术层面可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出潜在的未成年用户,并定向推送导向积极的内容,引导青少年正确选择和文明使用网络资源。
加强网络文明思想引领,做青少年的“引导人”。推进网络文明建设,不仅是政府层面需要直面的一个问题,也是全体网民及各媒体平台的共同责任。眼下,各种不文明的网络行为对安全、清朗的网络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甚至引发连锁社会问题,对此,广大网民应用高度自律和诚信善行来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积极教育引导青少年尊德守法、文明沟通、理性表达,不看、不信、不传各类谣言和错误言论,进一步切实提升青少年文明上网和安全防范意识。另一方面,各大主流媒体平台也应更加注重网络内容生产质量,以内容为王,积极创作生产正面、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产品,打造青少年感兴趣的特色品牌活动和原创内容,使正能量的精品网络内容充满网络空间。
网络文明建设人人有责,为青少年建设文明的网络环境是全体网民共同的责任。倡导文明上网,维持清朗的网络环境,为青少年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空间,为祖国的未来积聚能量,为青少年守护网上美好精神家园,需要广大网民共同参与。(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胡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