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吴洁)在9月2日召开的云南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工作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一卡通”省级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张岩松介绍,云南省“一卡通”已全面实现“一张清单管制度”,基本实现“一个群众一张卡”“一个平台管发放”和“全程监督一张网”。截至8月31日,全省16个州(市)共有91个县(市、区)成功通过“一卡通”管理平台发放补贴,累计发放296013人次,发放金额1.69亿元。
目前,云南省已形成2022年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政策清单,共60项,包括中央和省级补贴40项、州(市)级和县(市、区)级补贴20项,并已于6月30日在省财政厅门户网站和“云南财政”微信公众号上公布,全面实现“一张清单管制度”。
作为制卡机构之一,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财政补贴社保卡占全省财政补贴社保卡的68%,补贴客户激活率居全省金融机构首位,先后在曲靖陆良、玉溪红塔、昆明寻甸成功完成试点发放,同时,推出一系列惠民政策,如免除制卡费、短信费、卡年费、跨行取款手续费等,并在全省率先完成短信优化,让群众看“明白账”,力保资金安全、及时、足额、准确到账。
云南省创新建设的“一卡通”管理平台,是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用于补贴资金发放管理和数据共享的全省集中统一平台,包括微信小程序、互联网端、预算管理一体化“一卡通”模块和监测监督模块4大板块共70余项功能,全面支撑起惠民惠农补贴申报、信息采集、数据校验、资金测算、人员公示、业务审核、财政复核、指标挂接、补贴发放、监测监督等全流程功能,基本实现“一个平台管发放”。
8月25日,全省首笔社会救助资金2600余万元成功通过“一卡通”平台发放到5.72万名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的社会保障卡上。今年,中央下达云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41亿元,截至7月底,已兑付资金40.96亿元,资金通过“一卡通”平台直接发给全省800多万户种地农民。目前执行的林草惠农补助政策主要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完善退耕还林补贴、陡坡地生态治理补助等,今年的补助资金达50.75亿元,都将通过“一卡通”平台发放。
在监管方面,云南省设计全过程监督机制,运用“大数据+网络化+全链条”模式,将主体权责和业务流程嵌入“一卡通”管理平台,实现全过程监管留痕。申领人可通过“云南财政”微信公众号、“阳光云财一网通”、“一卡通”微信小程序等互联网平台查询补贴信息。
针对平台试点运行中暴露出的部分群众社会保障卡尚未覆盖、手机号码等少量基础信息不精准等问题,云南省将压实补贴项目主管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金融机构的责任,强化合作,提高基础数据质量,确保“一卡通”管理平台于10月15日前高质量正式上线运行。
当天的发布会上,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杰介绍,为应对农资价格上涨等影响,确保农民稳定增收,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持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截至目前,云南省已分两批次下达中央和省级财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两项惠农直补资金53.21亿元。同时,为支持粮食生产,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杂交稻旱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及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等项目资金2.9亿元,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53.18亿元,改善和提高粮食生产条件和能力,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
链接
已持有社会保障卡人员如何申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申领过程主要有三个步骤:
一是各持卡人带着自己的社会保障卡到对应的补贴项目主管部门申领,并就个人信息、补贴项目、补贴金额、发放日期、主管部门、发放周期、社会保障卡银行账号等关键信息进行确认。其目的是确保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真实性,确保补贴资金准确进入个人账户。
二是各主管部门会对申请补贴对象相关情况进行核查和审批,通过审批的补贴对象,主管部门将按规定时间,把资金直接兑付到补贴对象的银行账户上。
三是在发放补贴的同时,主管部门还会按照规定通过政府网站、门户网站、村务政务公开等多种渠道,对补贴发放的信息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