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从2015年的2785元提高到2021年的12267元 云南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
昆明信息港    09-06 08:55:02

9月5日,“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专场发布会在海埂会堂举行。云南省乡村振兴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省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情况。

脱贫地区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提至13027元

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黄云波介绍,云南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省93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体脱贫,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4749元提高到2021年的13027元,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785元提高到2021年的12267元,实现了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组织领导体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云南省共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2.8万名,确保政策、工作、责任落细落实;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体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设“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问题清单,因人因户精准施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云南把一切为了脱贫户增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鲜明工作导向,制定了198万户796.7万人的三年增收措施,对70万户年人均纯收入在1万元以下有劳动力的脱贫户,组建了“一对一”帮扶专班;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

此外,云南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集中发力,今年安排27个国家重点县衔接资金114.56亿元、30个省级重点县44.57亿元,集中实施一批补短板、促发展项目,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3年内计划建成

10个省级田园综合体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徐绍文介绍,为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云南以规划编制为引领,不断完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领域政策支撑体系;以项目资金争取为方向,全面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以典型示范为带动,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园(田园综合体)建设;坚持以农业农村为根、以田园风光为韵、以文化特色为魂、以富民兴村为目的,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打造田园综合体;3年内计划建成10个生态优、环境好、产业兴、百姓富、功能全的省级田园综合体,高质量打造一批州(市)级田园综合体。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杰介绍,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全力推动脱贫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出了一条产业有特色、帮扶有机制、增收有渠道、发展可持续的农业产业帮扶新路子。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5930元提高到2021年的14197元,其中来自产业的经营净收入占48.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4个百分点。截至目前,全省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95%,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实现村村都有集体经济收入的目标,99%的行政村均制定了村集体经济帮扶救助管理办法,21%的行政村开展了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救助工作,共帮扶救助人员2.3万人次,帮扶救助资金达到3325.8万元。

目前已实现

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43.9万人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石丽康介绍,云南坚持精准转移,全力让帮扶对象就业有岗位可增收,按照每转移一名贫困劳动力给予200元或300元补助,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方式组织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此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共开发18.59万个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帮助不能远行的贫困劳动力就业;省外建立148个驻外劳务工作站,与东部省(区、市)、县(区)等签订185份劳务合作协议,联系省外的人力资源机构和企业帮助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推荐就业。截至目前,全省已实现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43.9万人(含监测对象),转移到省外就业达到103.56万人。今年二季度,全省外出务工人员(包含脱贫劳动力)平均月工资收入达到418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

坚持量身培训,让帮扶对象手上有技能可立业。云南加大对培训奖补直达企业的力度,支持378户企业吸纳2.61万脱贫人口,通过以工代训的形式帮助其就业。坚持社保兜底,让帮扶对象养老有保障可托底。截至目前,全省755.77万建档立卡脱贫人口中,有符合参保条件的548.28万人100%参保;有104.22万名60周岁以上脱贫老人100%按时足额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同时,云南为265.33万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口、重度残疾人代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用。

纳入管理农村低收入人口

已应保尽保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斌介绍,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基本生活保障底线,自2021年至2022年8月,云南累计发放救助金188.4亿元,有312.1万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14.1万人得到特困供养,110.9万人次得到临时救助;初步建成使用全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归集低收入人口532.6万人;聚焦全省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开展动态监测,将其中符合条件的40.49万人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剩余人员纳入低收入人口实施动态监测。

省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志学介绍,截至2020年底,全省实现756万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参保率100%,住院实际报销比例89.39%,政策保持连续稳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不发生因病规模性返贫致贫,云南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规定,在2021年至2025年的5年过渡期内,保持医疗保障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巩固拓展保障对象范围,优化调整脱贫攻坚期内医保扶贫措施,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统筹医保三重制度常态化保障平稳过渡。截至2022年8月底,云南纳入管理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已应保尽保,享受医保待遇2446.91万人次,三重保障报销住院医疗费用62.29亿元,实际报销比例83.33%,保障水平总体稳定,符合国家对困难群众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保持在80%左右的要求。(昆明日报 记者李丹丹)

编辑:李悦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