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李红鸾 9月19日上午,云南临沧25岁的姑娘小杨,在父母和大伯大妈的陪伴下,在昆明某医院经过3个多小时的采集,成功捐献15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当天,这些生命的“种子”被送去远方,为一名3岁的小女孩带去重生的希望,小杨也成为云南省第294例,全国第13960例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
“我找不到任何不捐赠的理由,我内心的良知告诉我,这种救人的事,必须做!”9月19日,正躺在采集室里捐献干细胞的小杨坚定地说。
今年25岁的小杨来自云南临沧,是刚工作两年的药剂师,早在2016年3月份,还不到20岁的小杨在山东读大学时就加入了造血干细胞资料库,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直到今年7月份,小杨才接到云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电话,通知她与一名白血病患者HLA配型相合,工作人员征求她的捐献意见时,小杨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表示愿意捐献。
当小杨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时,虽然父母很心疼女儿,但是知道女儿是去救助患者的生命,再加上信任女儿本身的医学专业知识,就选择尊重她的决定,并从打动员剂开始,爸爸妈妈就请假来昆明陪伴她,本来中秋要订婚的小杨,也因为这个捐献,把订婚推迟到了国庆节,男朋友同样也很支持,一家人都用行动默默地鼓励着她。
“我女儿从小就是一个善良心软的孩子,她总爱同情弱者,这次她有这个机会救人,她是绝对不会放弃的,我们只有支持她!我就只希望我女儿好好的,对方患儿也好好的,她们以后都健健康康地快乐生活!”杨妈妈红着眼眶对记者说。
按照规定,供、受双方个人信息要保密,小杨只知道对方是一名三岁多的可爱女童。捐献期间,小孩父母给小杨转来了手写感谢信:“感谢您在我们万分焦急的时候,伸出了您的大爱之手,对我们来说,仿佛天都亮了,海水都 淡了,谢谢,谢谢!”一连串的谢谢足以感受到对方那绝处逢生般的喜悦之情,是小杨的善举点燃了那家人的希望。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等血液肿瘤的重要有效手段之一,已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不断地推广应用。目前造血干细胞采集是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不是传统观念中的“采集骨髓”,捐献者不需要手术,通过血液分离机采集即可,过程与机采血小板类似,是国际上通用、安全、科学的采集方法,无损志愿者的身体健康,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个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