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龙泉积 9月20日,昆明市“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盘龙区滇源街道三转弯村,实地探访一个曾经的深度贫困苗寨如何靓丽转身,成为现在的美丽乡村。
三转弯村民委员会隶属于昆明市盘龙区滇源街道办事处,是一个主要以苗族聚居为主的少数民族村,由凸董箐、华明、三转弯、冷水沟、杨柳塘、核桃箐、马脖节7个村民小组组成,十年之前,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深度贫困村。
2016年12月1日,凸董箐55户、核桃箐20户两村小组村通过地质灾害整体搬迁,搬出了大山,彻底告别了“穷窝窝”。凸董箐、核桃箐村坡多沟长、土地贫瘠、灾害频繁,全村1150亩耕地中25%以上陡坡地就有954亩,占83%,生产条件恶劣;村庄破旧,房屋简陋,饮长年小水窖水,无集体经济收入,生活环境差;简易公路只通到凸董箐,无网络、无公交、无学校、无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严重滞后。那一年,58岁的龙学成,带着先天性瘫痪的女儿居住在2间20多年前修建的简陋土木房中,户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63岁的龙文德和62岁的妻子张美花,住在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土房内,年景好时全家纯收入不到3500元;72岁张美吉,老伴早逝逝,女儿10年前出嫁,靠水源区补助、养老金、收入不到3000元。
最终,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2017年底整村全部完成贫困户脱贫,省级贫困村脱贫出列,让脱贫群众过上了“住有所居、学有所上、病有所医、医有所保”的幸福生活。下辖的杨柳塘、凸董箐两个村民小组于2016、2017年先后先后被授予“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称号。如今的三转弯,绿树掩映、溪水潺潺,碧水青山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动诠释着“美丽乡村的图景,曾经的贫困线在三转弯靓丽转身为风景线。
据介绍,三转弯村脱贫出列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因户施策,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聘用5名建档立卡户为护林员,每人每年收入14400元;聘用25名建档立卡户为生态监督员,每人每年收入9600元,聘用25名建档立卡户为公益性岗位,每人每年收入6000元,为200户加入专业合作社,每户年分红收入300元;“五位一体”金融扶贫带动63户,每户增收4000元;帮助25人在盘辰保洁公司公益岗位就业,人均年收入9000元;通过技能培训就业367人,其余乡亲自主创业就业,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
多年来,我们见证了他们搬离了土坯房,住进了新楼房;告别了老井水,吃上了自来水;家庭医生还定期上门检查。乡亲们赶上了好政策,走进了新时代,用勤劳的双手开启了新的幸福生活。用村民龙文学的话说:“我做梦也梦不到会住上这么好的楼房,政府又帮我找了一份工作,还有低保,再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事?”
走访中,记者发现在村民龙光义的口袋里有个励志小本本,上面写着“没有永远的贫困,只有永远的勤劳”。乡亲们真正实现了“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