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昆明市官渡区举行主题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官渡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官渡区在努力争当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工作中的成效进行专题发布。
十年来,官渡区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翻番,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GDP总量由2012年的626.37亿元,跨越至2014年的800.80亿元,在2016年突破千亿大关,2021年实现1441.37亿元,GDP总量居云南省区县第一名。2021年库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是2012年的1.7倍,年均增长10%,投资的快速增长扩大了生产能力,拉动了经济优化。工业作为主体产业十年间均实现正增长,年平均增长9.9%。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21年底,产值达1亿元的有50家,达5亿元的有16家,达10亿元的有8家。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766.89亿元,各行业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规模在不断扩大。
十年来,官渡区秉承大开放、大发展理念,不断加大产业创新发展支持力度。在促进商贸服务、文化创意、旅游发展、外贸电商、居家养老、科技创新驱动等领域陆续制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同时,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十三五”时期的“一核两区一廊”布局至今演变为“一轴六片区”的产业功能分区,飞虎大道成为昆明城市新中心的发展轴,巫家坝总部商务功能区、都市时尚消费功能区、特色文化体验功能区、螺蛳湾国际商贸功能区、金马科创健康功能区、滇池生态休闲会展功能区等“六片区”成为重点企业、项目和基础配套的有效载体,产业发展“有抓手、可持续,有目标、可落地”。
十年来,官渡区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首创空间规划、产业导向、片区改造、公共资源、政策导向“五张地图”叠加方式,发布了“楼宇经济数字地图”,出台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等扶持政策措施,促进产业发展。荣获2020中国楼宇经济投资高地城区奖,全区保有税收千万元楼宇14幢、亿元楼宇7幢。经市级认定的总部企业37家,有世界500强区域总部企业10家、中国500强1家、中国500强区域总部2家、上市企业2家,营收10亿以上总部企业8家,2021年全区总部企业营业收入为771.51亿元。十年间,官渡区连续超额完成市级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目标,在昆明市招商引资考核中名列前茅,累计引进市外资金1135.43亿元人民币,实际利用外资10.94亿美元。
十年来,官渡区通过围绕创新链关键环节重点发力,破解了许多制约区域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先后两次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高质量建成了“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经费投入由2010年的7.52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21.12亿元,仅“十三五”时期,已累计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03个,培育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与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8家,完成技术合同登记434项,合同成交金额达99049.6万元,科技成果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量质齐升”的良好局面。聚焦做优做强特色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链持续提升,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以特色为出路、以产业为支撑,把数字经济列入经济发展“十大赛道”,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数字官渡”优势领域,成功创建成为首个市级数字经济先行区。
十年来,官渡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连续6年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共投入428万元专款,在全省首家建设11个农残快检实验室,实现集贸市场农残检测全覆盖,已累计检测蔬菜、水果、畜禽肉等75万余批次,合格率99.95%;全省首家开展“市民免费送检”服务,为群众免费检测果蔬样品10000余批次。同时,打造“放管服”官渡新标杆。推行集群注册登记,解决企业寻址难题,打破“一址一照”限制,让多个企业共用办公场所,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行“一业一证”行业综合许可证改革,通过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要件,强化部门数据共享功能,实现药店、餐馆、便利店等10个行业“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同核查、并联审批、一证准营”。
发布会上,官渡区自贸办对自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挂牌以来的成绩亮点进行了发布。据介绍,官渡区不断深化制度,创新发展动能不断释放,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官渡区域新增市场主体达138548户,其中企业46440户。培育华能澜沧江等总部企业14户,10户世界500强企业区域总部扎根发展。2019-2021年,数字经济企业持续增长,2021年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核心产业营收达1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由82家增长至172家,实现三年翻番,自贸试验区内工业总产值由40.94亿元增长至108.42亿元。(昆明信息港 记者龙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