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大连一男子和朋友在海鲜大排档吃饭结账时发现账单不对劲,仔细一看才发现总共消费了930.9元,收款时竟被“反向抹零”收取 931元。男子一脸疑惑找到收银员讨说法,对方称这是正常的“四舍五入”,抹零零头超过5就往上抹,反之就往下抹,男子表示从来没听说过抹零还能往上抹。男子将视频发到网上,引发网友热议,相关话题冲上热搜。5日,涉事餐馆就此事致歉,表示当日系统抹零操作不当,愿意接受相关部门处理。
之所以该事件被曝光后引发众多人的关注和热议,并一度登上热搜,就在于商家的操作实在反常,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正常认知。正如一些网友所言,正常商家是“只舍不进”,该商家是“雁过拔毛”。对于消费者来说可能不在乎那一毛钱,可以主动抹零,但作为商家不能未经消费者同意就“反向抹零”。
在通行的市场交易规则和约定俗成的惯例中,商家给予消费者价格优惠,在结账时“抹零”或赠送一些赠品是其吸引消费者、赢得市场份额的正常行为。如“双十一”或各大节日,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商家,均推出花样翻新的“价格战”“优惠战”。但是,少收钱可以,多收钱显然万万不可以,即便是因疏忽将价格“标高”也不行,否则就是对消费者的欺诈。
因为一毛钱的反向抹零而“小题大做”并不丢人,维护消费者权益,就需要这样的勇气。没有取得消费者同意就“反向抹零”,违背了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按照相关规定,违法者要被没收违法所得并予以罚款。长久来看,商家想方设法占小便宜,失去顾客的信任,显然不是一个好的经营选择。作为消费者,面对此类行为,我们应该勇于说“不”,多些“斤斤计较”,让投机取巧的商家付出代价。(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唐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