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甘凌菲 通讯员尹立宪 宽敞明亮的办事大厅,划分有序的办公区域,服务礼貌周到的工作人员……近日,洱源县政务服务中心新址搬迁至洱源县城顺泰城市广场,焕然一新的政务服务大厅,让人眼前一亮。
“比以前的大厅更宽敞更美观了,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也更高了,我10分钟就办好了手续,非常快,服务态度也好。”10月19日上午,在新政务服务大厅的企业登记受理窗口,刚办完开办超市手续业务的吴女士从窗口工作人员手里接过营业执照,并对政务服务大厅的变化赞不绝口。
目前,政务服务中心整合了全县44个部门近1374项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新址搬迁后,对大厅布局、功能、设备等软硬件配置进行了全方位升级,力图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实现“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腿”。
“每天来大厅咨询和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的群众和企业很多,工作人员每天为他们提供详细的咨询服务并帮助指导完成业务申请,各个窗口在一个大厅,对接联系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负责人杨贵说。
洱源县政务服务局局长尹立宪介绍,新的政务服务中心位于县城顺泰城市广场商业区6号楼三层和7号楼一层、三层,联动区域内人社业务综合服务区、车管业务综合服务区,全区域内政务服务场地面积达四千三百多平方米,可以更好地为企业和群众服务。
在顺泰城市广场商业区经营了两年多的蔓莱奶茶店受客流量少的影响,生意一直都“火”不起来,新搬迁的政务中心让他的商店一时之间成了“网红店”,让他又看到了希望。“自从政务中心入驻以后,客流量越来越大,原来每天只卖出二十来份奶茶,而且大多都是线上派送,现在每天线下就可卖出六十来份,而且来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奶茶店老板杨女士欣喜地说。
“由于市场不景气,以前我们很多商铺出租,要么有价无市,要么无人问津,现在四十来平方米的铺面每年的租金就达2.8万多元,政务中心带来的客源是庞大的,将为商业中心带来更大更稳定的客流量,也会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驻,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机。”顺泰城市广场一位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洱源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把“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作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遵循,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但由于原有的县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场所面积受限,面积不达标,无法满足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要求,直接影响了全县优化营商环境考核在全州的排名,成为掣肘洱源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大障碍。为切实改变政务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质量,洱源县于2018年启动政务中心建设,但由于项目争取难、资金协调难等原因,政务服务中心实体大厅建设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政务局局长尹立宪介绍,在政务中心的建设上,县委、县人民政府高瞻远瞩,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专题调研,亲自研究部署、亲自推动实施,最终决定采取租用县城核心商圈内商铺的方式建设政务服务中心实体大厅,既用较短时间内解决了政务服务中心实体大厅面积不足的短板,又发挥了政务中心的辐射效应,在更好服务企业和居民的同时使入驻的商圈内人气得到显著提升,以实实在在的举措直接助推了企业的发展。
目前,医保、不动产登记、民政、自然资源等44个部门相关业务已经全部进驻新大厅,设置行政审批、企业开办、综合服务、不动产登记、社会事务、公安综合服务、公共资源交易及政府采购出让7个主题服务区,58个服务窗口,共进驻窗口服务工作人员86人,预留4个办事窗口,进驻事项共1374件。所有进驻事项将严格按照“集中审批职能、整体进驻、审管分离、充分授权”的模式,使用全省一体化平台“统一申办受理系统”、“统一业务办理系统”开展接件、审批、出件工作。
“新政务服务大厅,变更的不仅仅是地址、面积和环境,更大的改变在于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优化了窗口布局,还通过自身的‘人气’效应直接为商圈内的企业带来了商机,可以概括为‘一门集中’‘一窗受理’和‘一起发展’,让布局更合理、服务更便利、群众更满意。”县政务服务局局长尹立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