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以田为纸秧为笔 绘出乡村好“丰”景
昆明信息港    10-21 08:13:34

10月的富民县散旦镇沙营村,绿色褪去后,稻田里满是金黄。田野里,红叶、黑草把“祖国万岁”几个字映衬得愈发耀眼。

谷子熟,粮仓满。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收割机在稻田中穿梭作业,一粒粒金黄饱满的稻谷装满收割机,再倾倒在运载车上,装袋后被送到生产车间烘干、打米。

沙营村村民赵春莲望着稻田里繁忙的景象,嘴角止不住上扬。农业生产条件的持续改善,实现从“面朝黄土背朝天”挥镰割稻的传统耕作模式到农机“长双腿”“装脑袋”的转变,不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进一步节约了人力资源。

今年以来,沙营村以水田为“纸”、秧苗为“笔”,在稻田上作画,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通过“党总支+昆明市农科院驻地+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成立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发展彩色水稻。稻田里投放适量鱼苗,增添农业的娱乐性、创意性、趣味性,积极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努力实现粮渔共赢、农民增收。

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赵阿姨,怎么过来田边了?”赵春莲转过身看去,原来是散旦镇党委副书记张会春。看完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张会春匆匆赶来沙营村督促收稻的事情。

“我在家看了直播,让人心里很激动。这十年,沙营村的变化非常大。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村集体带头入股,我也入了一部分,在家里坐着就能有收益,生活真是越来越好。”说起村里的变化,赵春莲打开了话匣子。

“是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张会春介绍,散旦镇是个农业乡镇,有“高原水乡”的美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全镇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我们的信心和干劲更足了。散旦镇将切实用好‘散旦—款庄—东村’东部三镇联动发展政策,打好联动发展、融城发展两张牌,积极实施散旦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以及富民凤昇畜牧牲畜交易市场、白水塘工业园区等项目建设,整合各类优势资源汇聚散旦,助推一、二、三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到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目标中来,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散旦镇落地开花。”张会春说。(昆明日报 记者张星宇


编辑:俞逍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