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10时,党的二十大开幕。在距离北京近3000公里外的昆明,开幕盛况正通过各种方式实时直播。
在西山区和官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代表认真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并记录下关键内容。每周都会到官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参加舞蹈排练的市民陈阿姨说:“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我听到新时代取得的一项项成就,内心无比自豪和感动,因为我们都是受益人。”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工程,是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效载体。它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动员和激励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需要做到阵地资源整合到位、体制机制健全到位、服务群众精准到位。
2019年被列为云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区后,西山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打造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2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8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立“区、街道、社区、文明单位”四级联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8+N”志愿服务体系。为了提升服务质效,2021年,西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西山区文化馆进行“双融合”建设,成为向群众展示西山区历史文化独特魅力的窗口。
近年来,群众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参加宣讲活动、接受文化服务,已成为生活常态。为了更好地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服务功能、教育功能、实践功能,昆明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始探索新的服务方式。
官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是云南首家实现“市县一体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管理服务平台。该平台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具有“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五大功能,实现对志愿者、志愿团队、活动及场所的统一管理,并通过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效果、成果进行汇总分析,打通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平台开通后,社区居民只要登录官渡融媒App,进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入口,在“点服务”中填写相应服务需求,就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便能响应订单。接单后,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根据实际情况在平台上发布志愿活动,志愿者、社区居民可以线上报名参与。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场所和平台建设,不仅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充实了力量,也提高了活动和服务的水平。”官渡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将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指引,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教家风建设,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西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王佳也表示,接下来,西山区将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阵地作用、引领作用,在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昆明日报 记者邓磊 王子仪 赵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