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围绕聚力工业倍增、城市建设、招商引资三项重点,全力推动经济社会率先发展、跨越发展。202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4.27亿元,排名全省第四;人均GDP17.6万元,排名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5亿元,排名全省第三。一座实力强劲、美轮美奂、活力无限、美丽生态、平安幸福的城市画卷,在红塔大地上徐徐展开。
在红塔工业园区,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6亿平方米锂电池隔膜项目施工现场,挖掘机忙碌、大货车穿梭,园区道路正在加紧建设,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是全省唯一的锂电池隔膜生产线,明年下半年,这里将完成一期8亿平方米生产线设备的组装,融入玉溪市千亿级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集群发展。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45亿元,用地485亩,建设期限为2022年至2025年,总产能为16亿平方米锂电池隔膜基膜及涂布膜,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50亿元;在红塔区北城街道,一个集仓储、配送、深加工、机械加工、商贸、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玉溪红塔钢谷产业园正在“崛起”。
红塔区实施全产业链培育工程,加快构建“1+2+2+3”产业集群,推动工业经济“三年倍增、五年跨越”发展,积极推进山东丰元一二期10万吨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和研和片区碳酸铁锂一体化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投产,将红塔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新型工业项目的承载区,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集成区,努力实现“十四五”末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200户的目标。
云南省玉溪市溶剂厂有限公司是一家卷烟辅料生产企业,这里30年如一日专攻绿色环保型卷烟滤嘴棒成型固化增塑剂和高性能助剂系列精细化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该企业持续加大创新投入,瞄准国际国内卷烟辅料大市场,做专做精特色产品。目前生产能力稳定在17000吨,产品销售占据东南亚市场的30%、中国市场的53%、云南市场的80%,位居东南亚国家同行同类产品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第一位。企业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250多项荣誉。
红塔区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向开放要空间。先后成立国家级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两个,拥有国家、省级科技型企业349户,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8个,人才资源总量达8.15万人,占全市的25.06%;争取国家、省市科技项目300余个,落实科技项目经费1.5亿元,提供“科创贷”5亿元。专利授权量8241件,现有有效注册商标11842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6%。建成全国最大的卷烟辅料生产、LED衬底片生产和西南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设备生产研发基地,蓝晶科技获云南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成功创建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科技进步综合指数排名全省前列。随着中老铁路沿线开发、滇中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和中国西南(玉溪)国际物流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项目加快建设,“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正在形成。
今年,山东丰元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到红塔区落地年产20万吨锂电池高能正极材料及配套相关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23天,70天就实现开工建设。日前,记者走进项目建设地,一期主厂房已建好,正在安装设备,年底开始试生产。刷新了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红塔速度”。
红塔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持续深化“玉溪之变”,以企业和群众满意为落脚点,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一流营商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理念,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起来,展现真心诚意,拿出真招实招,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企业投资项目提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的优质服务,让企业享受“一颗印章管审批”的便捷便利,打造“7×24小时不打烊”的政务超市,建立“新官理旧账”工作机制,持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努力实现年内新增市场主体1万户以上,“四上企业”纳规纳限企业100户以上,总数突破700户的目标。
红塔区老旧小区改造实现了居住环境显著改善,居民房屋保值增值,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大幅提升。今年以来,红塔区东风北路、红塔大道延长线、西河路延长线等多条中心城区道路完成了改造提升,条条大道宽敞笔直、畅通无阻、移步换景。
红塔区积极创新、大胆尝试,以“共美家园”为示范带动,按照“大连片、大融合”的思路,以城市主次干道为界,将涉改的444个老旧小区围合为22个大的片区进行改造,最大限度整合资源,降低改造成本,探索出了“花最少的钱、做政府最应该做的事、达到群众最满意的效果”的老旧小区改造“红塔模式”;为提升城市品质,破解城市东西阻隔、南北不畅困局,打通断头路“肠梗阻”,红塔区把道路建设放在城市建设工作中的第一位,坚持抓好中心城区疏堵保畅工作,完成“一轴两线一核心”及东风路提质扩容等项目,城市风貌焕然一新。“十四五”期间,红塔区计划投资255亿元,新建、改建、扩建29条道路,主要是27条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2条新建高速公路建设,着力优化城区内循环、外循环,不断改善道路通行能力,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
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红塔区以市第三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整合辖区内11个卫生院、77个村卫生室,打破分层管理,共同组建医共体,持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2021年底,玉溪市第三人民医院建成了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建成了区域影像、心电及协同办公线上审批信息系统,推动区域内检查结果互联互认,同时配备14辆救护车以便及时转运患者,让群众不管是在乡镇卫生院,还是玉溪市第三人民医院,都能享受到同质化的诊疗服务。
夜幕降临,红塔区青花街逐渐热闹起来。这里因其浓郁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气息及浓浓的烟火气,成为玉溪人享受美好生活方式必经之地,也成为四海宾朋到了玉溪必去打卡的地方。近年来,红塔区“旅游+”融合发展持续加快,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培育了一批旅游与传统产业融合的优秀示范点。2021年,三产增加值382.85亿元,比2012年增加253.96亿元,年均增长11%。在这片区位优越、产业兴旺、美丽富饶的热土上,敢于担当的红塔区人,正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红塔区委组织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