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平阳诗歌分享会现场
昆明信息港讯 10月29日至30日,由云南文学艺术馆主办,昭通学院、曲靖师范学院、云南人民出版社承办的“云南文学艺术馆主题文学日——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得主雷平阳诗歌分享会”活动先后在云南昭通、曲靖两地举行。
昭通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永华,昭通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吕亚平;曲靖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原副校长张永刚,曲靖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兼曲靖市作协主席高兴文分别在昭通专场、曲靖专场欢迎致辞。
著名诗人雷平阳
此次诗歌分享会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步进行。著名诗人商震、雷平阳、胡若一、王单单、艾泥、李春,著名作家潘灵、包倬,著名评论家霍俊明、王士强、李骞、杨昭等嘉宾分别到活动现场参加雷平阳诗歌分享会。在诗歌分享会上,嘉宾们围绕著名诗人雷平阳与著名画家陈流合作的新著《冰块里的钟》,著名评论家霍俊明专论雷平阳的新著《雷平阳词典》,以及雷平阳整体诗歌创作状况展开现场评论和交流分享。与此同时,嘉宾们还与前来参加活动的观众进行问答互动,解答观众提出的问题和疑惑。在此过程中,雷平阳、霍俊明分享了各自的创作历程和难忘故事。
雷平阳诗歌分享会现场
《冰块里的钟》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一诗一画”的方式呈现,是诗人雷平阳与画家陈流的一次剧烈对撞。“诗人与画家是同一类人,只有他们之间才存在着形而上互释和互补的可能性,而且也只有他们才能做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同对方一起漫游,陪着对方接受神灵的召见,最终却又在相同的光源上形成两盏不同的灯,分别照亮两个紧挨着的房间。”在《冰块里的钟》一书序言中,雷平阳如此写道。嘉宾们认为,雷平阳的作品沉着坚实,有着深厚的文化源流和独特的艺术品质,直抵读者灵魂深处;陈流的作品奇崛陡峭但又圆融完美,能引人进入一个已知与未知同在的神性世界,充盈着似是而非、似非却是的美学光泽。在《冰块里的钟》中,雷平阳以诗歌的方式进入陈流的绘画作品,犹如两个灵魂在天空遇见,互相见证,互相辩驳,也互相超越和告别;他们强强联合,让诗歌与绘画两种艺术形式在同一个维度下产生不同的表述方式,绘画作品带来视觉冲击力的同时,诗歌作品带来思想和灵魂上的震撼。
在分享上,著名评论家霍俊明带来的他二十多年对雷平阳的追踪研究成果——《雷平阳词典》,洋洋洒洒40余万字,囊括此条391个,是霍氏“传论三部曲”的第三部,此前两部分别为《转世的桃花:陈超评传》和《于坚论》。嘉宾们认为,《雷平阳词典》是霍俊明与雷平阳的灵魂对话,而且这一“对话”涉及四重文本:第一重文本即雷平阳的属地性格、家族背景、日常生活、工作、交游、田野考察;第二重文本是雷平阳的诗歌、散文、小说、考察、札记、摄影和书法;第三重文本则是霍俊明对第一、第二重文本的认识和解读形成;最后一重为“隐藏文本”,系雷平阳写在日记本上而从未发表过的诗。《雷平阳词典》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它以具体的词条而非空泛的理论理解雷平阳,以具体的血肉经验去填充而非以抽象的思辨去架空这些词语,被认为是此书最大的特色。
作为主办此次活动的云南文学艺术馆是集收藏保护、展览展示、社会教育、对外交流、学术研究、游览参观、文化休闲功能为一体的文学艺术殿堂,是云南重要文学艺术活动发生地,是各大中小学学生艺术实践基地,致力于打造云南文化新地标,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文艺交流的重要窗口。馆内设有文学厅、美术厅、书法厅、舞蹈厅、音乐厅、摄影厅、民间文艺厅、曲艺厅、杂技厅、戏剧厅、电影厅、电视厅等12个常设专题展厅和艺术临展区域。在工作中,云南文学艺术馆立足职能职责,紧扣专题展厅和相应艺术门类,积极举办文学艺术展览、活动,推动文学艺术进基层、进校园,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文/图 张伟锋 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