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港时评】因地制宜 打响美丽乡村昆明品牌
昆明信息港    11-11 10:22:51

近日,昆明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印发的《昆明市绿美乡村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方案》)显示,3年内,昆明将通过实施4项重点任务,逐步在全市建成至少2760个绿美村庄。(昆明日报)

让农民住房舒适宜居,让乡村重现旖旎风光,才能激活乡村活力,推进城乡融合,缩小城乡生活品质差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着乡村特色风貌渐失、乡村人口流失和人口结构失调、乡村老龄化、空心化等问题,这不仅仅是多种几棵树、多搞点绿化就能解决的。《方案》指出:建设过程中,昆明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保护优先、留住乡愁,量力而行、分步推进,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原则,实施一镇一特、一村一策,补齐乡村绿化美化的短板弱项,不搞“一刀切”。

乡村规划怎么设计、乡村产业怎么发展、文明乡风怎么培育......在《方案》的指导下,我们更要精准把握乡村建设的方向,既要结合农民实际需求,也要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与此同时,也要注重保护、体现特色。一句话,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多想想、多问问农民满意不满意。

目标明确,重在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既涉及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也涉及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点多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因地制宜,动员各方力量参与进来,打造出一批具有特点的美丽乡村典范,促进全市新农村建设整体提档升级,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尹吉)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