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11月20日,昆明市召开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向广大市民通报近期昆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11月13日至今日16时,昆明市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4例,无症状感染者72例,初筛阳性人员257例。目前所有病例病情稳定,无重型、危重型病例。本轮疫情病毒基因测序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进化分支,为国内多省市本土疫情的主要流行株之一,具有传播力强、传播速度快、隐匿性高的特点。
据通报,自11月13日以来,我市疫情严峻复杂,病例数迅速增加,存在多点多面社会面隐匿传播风险,疫情上升势头明显,并叠加市外、境外输入及冬季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整体呈现多源输入、多链传播、多点扩散、局部聚集的特点,社会面隐匿传播风险持续存在。
市外输入病例83例,目前已引起本地传播的有3起,其中,仅11月12日NS3311航班传播链已发现22例(11例为同机乘客);目前较为明确的,有经开区金马物流、官渡区矣六街道、阳宗海隧道工地、西山海口货场、寻甸混凝土搅拌车司机、安宁草铺新站货场等6条传播链;还有西山区滇池卫城、能投物流,五华区丰宁小区,官渡区螺蛳湾、呈贡区斗南片区等区域的疫情,正在抓紧开展流调溯源相关工作。
本轮疫情发生后,昆明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九不准”要求,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精准高效实施疫情处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日主持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例会,研判传播形势,分析风险点,部署处置工作;省、市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与属地成立联合指挥部,扁平化运行,统筹联合处置;卫健、公安等多部门协同作战,深入快速流调溯源;已科学精准划定高风险区93个、低风险区10个,分别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的防控措施,并将根据疫情形势动态调整;对病例居住地、活动地、工作地附近感染风险较高的人群开展多轮次核酸筛查,坚持社会面“愿检尽检”,11月13至19日已累计开展核酸检测1677.9万人份。
请广大市民严格遵守昆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通告,进出公共场所要严格扫“场所码”并配合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减少非必要外出,不前往高风险区,减少非必要跨区流动;外出时全程佩戴口罩,做到勤洗手、勤消毒、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按要求主动进行核酸检测,服从现场安排,排队等待保持一米线,不扎堆、不聚集、不交谈,检测后立即离开,做好手部卫生;所有市外旅居史的来(返)昆人员,入昆后实行3天2检,已做“落地检”的来(返)昆人员,间隔24小时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3天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并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及时关注权威部门发布的疫情动态,不信谣、不传谣,了解高、低风险区防控政策;加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异常症状的,尽快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不要自行服药或者到诊所就诊;主动向所在社区(村组)报备高风险区旅居史,感染者接触史、时空交集等情况,不瞒报、漏报、谎报,配合做好各项防控措施。
下一步,昆明市将结合疫情发展态势,在隔离转运、核酸检测、人员流动、医疗服务等方面采取更为精准应对措施,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全力满足好疫情期间群众的就医和生活需求,争取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防控成果,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