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城市网盟联播 正文
普洱景谷:厚植生态优势 激发绿色动能
景谷县融媒体中心    11-21 10:08:52

十年逐绿奋进,十年跨越发展。十年来,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积极践行“两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全力做好建设绿水青山、保护绿水青山、利用绿水青山三篇文章,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林农富”根本目标,为景谷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

  景谷森林资源得天独厚,是国内一类林区县,是云南省第二林业大县,生态是景谷最宝贵的资源、最明显的优势;绿色是景谷“生命的底色”和发展的本色。全县有林业用地964万亩,占国土总面积85.4%,有林地面积882万亩,境内高达80.69%的森林覆盖率让景谷坐实了“绿水青山”这座“金山银山”,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为景谷人民提供了受益于林业的绿色经济来源,也为景谷经济注入了愈加强劲的绿色发展动力。

  十年来,景谷厚植绿色底蕴,建设绿水青山,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向优,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

  近年来,景谷致力于发展林产业,大搞造林、爱林、护林工程,全力推进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不断增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实施林草生态建设工程,绿色生态空间持续拓展。实施退耕还林还草7.73万亩,完成营林造林面积37.06万亩,年义务植树50万株以上,划定全域永久基本农田61.03万亩,全县有生态公益林224.8万亩、天保林159万亩,天然商品林368.737万亩,有人工商品林215.5万亩。全县共有“国家森林乡村”4个、“全国生态文化村”1个、“省级森林乡村”2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2021年通过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现场核查并荣获中国气象局授予的“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生态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绿色发展深入人心,已基本形成了“林农增收、企业增效、荒山增绿、林业增产”的多赢格局。

  十年来,景谷全面推行林长制,保护绿水青山,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护,走出了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更好保护的新路子。

  以做实林长制为抓手,全力发挥各级党政领导在林草资源保护发展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新举措、新机制。通过建立县、乡(镇)、村、组四级林长制工作责任体系,有力推动了县、乡、村、组四级严格执行国家保护森林资源的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对于遏制超限额采伐、乱占林地和毁林开垦、规范森林经营管理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规范全县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助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正有序推进木材经营加工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奋力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精准管理,促进林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景谷立足优越森林生态资源优势全力推进现代林产业发展,并通过与村集体经济深度融合绑定,走出了一条生态与发展兼顾、增绿与增收协调、绿起来与富起来统一的绿色发展新路。

  景谷县依托现代林产业基础,加大投入、强化引领,着力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嵌入现代林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村集体在现代林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作用,在有效保障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确保群众真正享受到发展成果。威远镇香盐村紧紧依托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基地”扶持模式合作种植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1.6万亩。多年来,香盐村集体及农户累计向公司提供纤维原料近38万立方米,从公司获取木材销售款近1.5亿元。目前,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已与全县91个村、273个村民小组合作在集体林和承包地上联合造林9.28万亩。

  威远镇南景村、训岗村、永安村等村以实施普洱市现代林产业项目为发展契机,积极服务推动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由村级林业专业合作社与采伐主体建立利益联结,与经营大户或企业签订协议,每产出木材原料1立方米可获2元至8元不等的集体经济收入。

  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是景谷最大的发展特色和产业优势。长期以来,景谷县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广泛开展“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的林草工程,大力实施林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从林产业发展中获得生态“红利”。

  景谷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

编辑:戴云    责任编辑:昝娟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