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王奕然 为加快构建昆明现代化市场治理新格局,近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昆明市“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到“十四五”末,将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参与的市场监管共治格局,有效防范和化解市场监管领域的重大风险,提升市场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高市场主体的竞争能力和市场运行效率,基本建成与昆明城市发展目标相适宜的市场监管现代化体系。
为更好地达成“十四五”时期的预期目标,《规划》提出,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原则,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动力,促进昆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开办企业时间压缩至“一个环节”、“一天以内”。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通过免费寄递、自助打印等服务,实现业务办理“不见面”。提高企业名称申报登记效率,实施经营范围标准化登记,加快推进“一照多址”改革。建立外商投资企业“一站式”服务体系,实现一次登录、一次认证、一次提交材料即可办理企业注册、预约开户等高频事项。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范围,推进“全流程电子化”向商事登记各环节延伸,充分运用实名认证、电子执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技术,逐步实现商事主体备案事项全程网办。
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通过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方式,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进行分类管理。承接省级委托下放许可,实施“一企一证”、“先证后核”改革。探索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一照含证”改革。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首先在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实现“一业一证”,实现审批更精简、监管更有效、服务更优质。
健全公平竞争审查部门联席会议机制,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各项细则;加强监督机制建设,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抽查、考核、公示制度,建立市场竞争状况评估制度,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将公平竞争审查纳入营商环境评价考核体系。聚焦重要民生、公共事业、平台经济等领域,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严厉打击市场混淆、侵犯商业秘密、商业贿赂、虚假宣传、有奖销售、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同时,还要构建现代化的广告监管体系。发挥虚假违法广告部门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提升综合整治效能。加强对互联网、电视购物、视频直播等新兴领域广告行为的监管力度,规范食品、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广告发布行为,大力打击各类广告违法行为。加强对户外广告发布内容的监管,查处虚假违法广告。促进广告产业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时期建设1—2个省级广告产业试点园区。
《规划》提出,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不断提升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昆明整体消费水平提质升级。完善政府、企业、行业协会、消费者、媒体等多位一体的消费维权格局,构建消费维权共治体系。建设具有昆明特色的12315智慧指挥中心。以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为抓手,强化投诉举报处理与执法办案、应急指挥管理、信用监管、地方政务服务等工作的有效衔接。积极引导12315互联网在线纠纷调解“ODR”机制建设,稳步推进12315“五进”消费维权服务站规范化建设。
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在昆明”行动。探索建立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制度,引导经营者主动做出“放心消费承诺”、“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落实消费维权主体责任。建成“放心消费在昆明”承诺单位10000家以上,示范单位1000家以上。深入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严查旅游合同违法、消费欺诈、涉旅食品安全、价格违法等侵害游客合法权益的行为。
此外,还要提高防范化解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等民生领域安全风险的能力。加强食品生产、流通销售、餐饮服务、进出口、粮食收储全过程监管;推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推动建立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机制;全面推进“互联网+食品”监管,建设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和食品安全综合信息平台。加快药品检验综合服务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强化药品安全风险监测和抽检;申报磨憨口岸为中药材进口边境口岸,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开放创新,大力支持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风险管控,提高风险研判能力,全面推进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坚持重点监管,加强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建设;完善应急体系,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保障重大活动安全。探索“抽检分离”机制,加大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及不合格产品处理力度;加强基本民生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及安全隐患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