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威市丰华街道龙泉社区,有这样一支“2人组”后勤服务队,每天定时定点为坚守在辖区的志愿者们送上热饭,他们默默奉献在战“疫”一线。
每天上午10:30左右,侯文韬和同伴就已经运菜回来了,莲花白、小白菜等装了满满一袋。恰逢降温,宣威的体感温度只有3度,但是二人没有停下手上的工作,忙着将蔬菜搬进食堂。
侯文韬平时自己开店做生意,从11月11日开始,他主动请缨,带着自己的车和同伴组成一支“2人组”后勤服务队,全力做好疫情后勤保障工作。侯文韬边择菜边说:“我们现在用的这些菜,都是提前和农户联系好,第二天早上拉来,保证了菜的新鲜,农户提前准备好也减少了人员过多的密集接触,保证了人员的安全,有些农户听说我们是拿来给志愿者和医护人员吃的,价格上也优惠了很多。”
一晃就到了午饭时间,侯文韬他们又开始忙碌起来,配菜、合盖、装箱等工作一气呵成,接下来,就是把饭菜转往各个点了。他们负责配送饭菜的点有6个,每天的数量为60份到100份不等,每天都需要做好统计再进行配送,竭力做到“不差一盒、绝不浪费”。侯文韬一边打包盒饭一边说:“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保障医护人员们吃上一口热乎乎的饭,也算为抗疫出一份力。”
振兴口腔采样点的饭菜已经运送到位,这里的工作人员还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着,扫码、采样等流程依次进行。核酸采样人员尹荣茂完成了最后一个人的采样,也准备吃饭了。看着手里的盒饭,他很感触:“每天他们都能定时定点把饭菜送到我们这里,我们采样结束后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都是热乎的,很感谢他们。”
在这场全民战“疫”中,每个人都在奔跑的路上,像侯文韬一样的“后勤战士”还有很多,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疫情无情人有情”。(曲靖日报特约记者 徐章喜 卢婷 通讯员 张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