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这为新时代文物考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采取集中学习、理论宣讲、专题辅导、干部轮训、研讨交流等方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厅14个党支部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为行动指南,通过举办微党课的形式,对党的二十大报告进行精学精讲精分析,力争学透吃透悟透,并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
11月,新冠肺炎疫情又袭哈尔滨,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积极深入到盟科社区,进行文旅设施消毒、维护核酸检测秩序、宣传疫情防控动态,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全力践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制定了公共服务、驻场演出、艺术生产、非遗保护、项目建设等十大发展规划,以此推动黑龙江省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文物工作者,我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行动有了方向和目标。
黑龙江省的9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是承载龙江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赓续文明根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深厚根基。今年以来,特别是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下,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坚持问题导向,压实文物保护责任,扎实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取得良好效果。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动管与服并重,文保项目运作日趋规范。充分发挥考古的公众教育作用,组织开展中小学研学活动;牵头编制《黑龙江省“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谋划文物事业发展全局;完成第八批国家级文保单位 608个保护标志制作树立工作、完成185处省级文保单位的“两线”划定工作;梳理、核实省级以上文保单位基本信息,规范制作国家级文保单位“两线”图纸386幅……让文物事业成为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
踏上新征程、立足新形势、着眼新任务,我们将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围绕龙江振兴的目标,谋划未来工作,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省文物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我们将聚焦“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课题,推动黑龙江流域考古发掘和考古学研究,厘清龙江文明融入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将深挖文物价值,强化多学科研究,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将努力提升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和综合治理能力,遏制各类文物安全事故发生;将着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探索实施“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将加强资源和项目管理;将认定一批省级文保单位,充实文物家底。
我们将自觉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文物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把文物工作融入到龙江振兴的大局中,切实把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作者系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