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滇西高原上有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洱海,在洱海源头有一个被称为“高原水乡”的地方,洱源。
茈碧湖清波荡漾、烟笼寒翠,引出的弥苴河缓缓流淌,穿流过苍天古树、静谧村庄。
洱源作为洱海的主要水源地,有大小支流560条,湖泊、水库、龙潭、溪流呈“川”字型由北向南注入洱海。
追寻一股清流,源清流洁洱海清的背后,是每一个洱源人源头意识的树立和对源头保护作出的贡献。
这里有“洱海卫士”茈碧湖水源保护工作人员郭彦斌,退伍后从事洱源茈碧湖环保工作,守护河道14年。从对环保工作一窍不通,到抓农村垃圾清运、抓环保知识宣传,郭彦斌的足迹踏遍茈碧湖镇九十个自然村,用热血青春坚守着平凡岗位。
有20年来坚守在生态环保工作第一线,始终守护湖畔洁净的河道管理员杨国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生态环保工作的执着感情,以及身为一名老党员以身作则的使命担当。
也有从小在茈碧湖边长大,见证水源保护工作成就和水质变化的村民阿锡红,从原来的“打鱼人”变为了如今的“禁渔人”,成为了茈碧湖水源保护的一员。
从义务兵变成环保人、从捕鱼人到禁渔人、从环保的参与者到宣传者,百姓们转变的不止是思想,更是身份的双重转变。这样的转变,既是洱源全县人民兑现习近平总书记“护一泓清水入洱海”的郑重承诺,更是对家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好期待。
如今走进洱源,人在景中、景在绿中、绿在城中。东部坝区,平畴沃野、江河如织、湖泊棋布,东湖四营三村、西湖六村七岛,村在湖水中、碧溪绕庭院,水流花静、田畴交错。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这是洱源县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是洱源最靓丽的“生态名片”。
缅文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