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职责,德艺不可分,立艺先立德。2022年10月,昆明市文联授予吴然、刘建明、金永才三位文艺家“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证书。作为首届昆明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如何理解德艺双馨,如何不断追求德艺双馨,对昆明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有何建议?今天,我们对话吴然,了解他的德艺双馨追求之路。
作为昆明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吴然表示,文艺创作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需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付出劳作和心血,努力创作丰富多彩并受读者和观众喜爱的作品,这是作为一名文艺家的立身之本,也是真正的德艺双馨。他呼吁广大文艺工作者,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和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
嘉宾介绍:
吴然,原名吴兴然。1945年生,云南宣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原副主任,昆明儿童文学研究会顾问。春城晚报高级编辑。创作以儿童散文为主,兼事评论。出版散文集《歌溪》《一碗水》《天使的花房》《那时月光》等70余部。作品曾三次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长篇纪实儿童文学《独龙花开》获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多次获冰心儿童图书奖,以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散文《大青树下的小学》《走月亮》选入部编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三年级、四年级语文教科书。
访谈实录:
春城文艺:市文联组织开展德艺双馨文艺工作,您对此怎么看?
吴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他在2014年的文艺座谈会上就指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去年在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又进一步强调:“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职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传美德,为自身留清名。”昆明市文联组织开展德艺双馨文艺工作,非常及时,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德艺双馨的论述和要求,又促进了昆明市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建设。
春城文艺:您觉得德艺双馨的标准是什么?怎么理解其中的“德”与“艺”。
吴然:我觉得德艺双馨的标准,就是要学习、领会、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创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培根铸魂,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创作思想精深、内容丰满、接地气的深受读者喜爱欢迎的作品。这是每一个作家艺术家的职责和本分。同时,在艺术创作上要努力追求“真善美”,让自己的作品更精粹,更有艺术感染力。这两者的完美结合,才是真正的德艺双馨。
春城文艺:您觉得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为什么要追求德艺双馨?
吴然:我主要为少年儿童写作,而今天的少年儿童就是明天祖国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深深地烙印在我心里,时刻提醒自己要努力追求德艺双馨,为孩子们提供“文质兼美”的作品,也为自己留清名。我的创作既得到前辈如冰心、郭风的提携肯定,也得到同辈、友辈的赞赏和鼓励。昆明市文联在2021年9月成立了文艺工作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我被聘为委员,既感到光荣,也提醒我要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同时,我觉得我们要用好“委员群”,既互相交流学习,也带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用德艺双馨来鞭策自己,多出好作品。
春城文艺:您在过去几十年的文艺创作中是如何坚持追求德艺双馨的?
吴然:细细想来,我在读中学时代就在《大理日报》发表过习作。而1973年我当工人的时候,在《云南日报》发表了《海花》,编者在文末加注了“儿童文学”4个字,由此让我和儿童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还是有点虚荣心的。后来我在《春城晚报》办副刊,特别是创办由冰心题写刊名的《小桔灯》儿童副刊后,在和冰心、郭风等前辈,以及和许多儿童文作家的交往中,他们淡泊名利,专心致志为孩子们写作的精神和态度,给我留下许多美好深刻的印象。无形中,他们成为了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激励我专心致志为孩子们写作的一种精神力量吧!(昆明信息港 记者孙红亮 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