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昆明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 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昆明信息港    12-23 08:02:17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作出部署,要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面对群众急难愁盼怨问题,昆明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将一张张“问题清单”视为“履职清单”,整合监督力量,坚持靶向纠治,不断强化跟踪问效……大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实落地,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昆明市纪检监察工作人员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怨问题的履职故事。

“道路通了,我们的心也不堵了”

看着每天在接送孩子高峰期时某学校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再看看校门口那条划满停车位,又被渣土车碾压得坑坑洼洼的路,市民老张就很生气,觉得“应该要做点什么”。于是,他向五华区纪委监委递交了一份实名举报信……

收到举报信后,五华区纪委监委工作小组立即按照相关程序启动处置,到现场了解情况。工作小组选择在该学校放学高峰期实地查看后初步了解到,学校周边有新建楼盘,学校门口的道路又是该楼盘渣土车、水泥罐车等施工车辆的必经之路,反复碾压造成道路损坏。为更详细了解造成道路拥堵原因等情况,工作小组现场走访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经实地了解确定了举报信中让市民闹心的事属实。之后,工作小组的调查重点转向路面管理涉及的部门和单位。老张的疑问也是工作小组的疑问,围绕这些疑问,工作小组开展了大量细致的调查。

最终,问题焦点集中到:本就只容得下两辆车并排通行的路面,为何还占用一个通道设置停车位?五华区纪委监委信访室围绕停车位展开细致地了解和调查,最终将问题线索移交纪检监察室。

在移交线索之后,五华区纪委监委组织区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教育体育局、交警以及涉及的龙翔街道等部门,先后召开5次专题会,共同商讨取缔停车位、路面修补、现场秩序维持、长效机制建立等具体工作。

召开首次专题会的第二天,龙翔街道就安排工作人员取消了学校门口的停车位。在上下学高峰期,交警安排相应人员与社区志愿者一起到现场维持交通秩序,引导车辆规范停放。同时,龙翔街道和五华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共同努力,筹措相应资金对破损路面进行修缮,填平了坑坑洼洼的路面。此外,龙翔街道及时跟工地方沟通,对所有经过该路段的工地车辆进行严格管控,密封渣土车、清洗轮胎之后方能通过……一系列整改后,学校门口道路恢复畅通。

随后,五华区纪委监委信访室邀老张到现场查看整改成效,并对老张举报的内容一一进行当面答复。看到整改后的成效,老张竖起大拇指“点赞”。

同时,经过数月审理,五华区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属地社区、国有企业涉事责任人7名,并给予相应党纪政务处分,追缴违纪违法资金33万元,发出检察建议书2份。(昆明日报 记者吕文康 通讯员陈艳坤

“更换管道,为我们送来了‘放心水’”

“现在的水干净、清澈,没有了刺鼻的气味,不需要沉淀就能饮用。”家住富民县罗免镇麦加营村委会罗富村的村民张婶,看着水龙头里流出干净的饮用水后如是说。

数月前,富民县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联合罗免镇纪委常态化开展纪检监察干部遍访农村、机关、企业工作,深入村(社区)、农户家中、田间地头,采取“院坝会”“火塘会”等形式,与群众“拉家常”,发放群众监督意见表,收集群众关注或需要进行监督的问题,发现罗富村因自来水管生锈严重,导致水质浑浊,并伴有刺鼻性锈味,严重影响村民饮水安全。

“镇上相关部门和村委会都已进行多次处理,包括清洗水池、疏通水管,但还是未能彻底解决问题。”张婶说,有些村民采取安装净水器来净化水质,有些村民采用静置沉淀后再使用的方法。

随后,遍访组走访多户村民,查看各户自来水情况,发现水质浑浊并伴有铁锈味的情况普遍存在,立即对该问题进行梳理汇报。

之后,富民县纪委监委及时向罗免镇政府发出“工作提示预警函”,并组织相关人员直奔现场参与研究解决方案,督促乡镇党委和有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切实扛起责任,尽快落实解决措施。罗免镇党委、政府联系专业检测机构先后两次对水质进行检测,在确保水质达标的情况下,又协调相关企业重新架设设备更换用水管网。

最终,企业更换了全村的主水管道。村民召开村民大会后认为,自来水已经清澈,决定不再更换分水管。至此,罗富村93户村民喝上了“放心水”。一名村民说:“更换了主水管道,为我们送来‘放心水’,谢谢你们每一次的尽心为民办事!”

富民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饮水安全关系民生福祉,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就是为民谋利。他们将持续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作用,以铁的纪律护航群众饮水安全。(昆明日报 记者吕文康 通讯员邓成莲 钱媛媛

“点亮路灯,照亮彝乡幸福路”

“普书记,又来检查路灯啊!”正准备去村中小广场跳秧佬鼓的施大姐,热情地跟门口检查路灯运行情况的3名村干部打招呼。

一名村干部说:“虽然这路灯才修了2个月,但是最近几天风有点大,我们不放心,就过来看看……”

“自从家门口的路灯修好后,晚上也是亮堂堂的,小广场热闹了,村民再不用摸黑出门啦!你们真是办了件大好事!”施大姐夸赞道。

时间回溯到3个月前,在晋宁区委第四巡察组到夕阳乡新山村走访时,村民七嘴八舌地围着巡察组吐苦水,“进村路口到我家门口的几个路灯坏了大半年,完全是个摆设!”“前不久,我从地里面浇菜回来,因为天黑看不清,摔倒在沟里,2个月才能下床……”

“路灯坏了这么久,没人管吗?”巡察组工作人员带着疑问,找到村干部了解情况。

当晚,巡察组兵分三路,对10个村委会的路灯进行实地检查,发现989盏太阳能路灯已损毁300多盏,其中保安、田房、木杵榔等村委会的村民摸黑出行问题较为严重。

既然群众多次反映,村组又有心修缮,为何光亮工程依然“不亮”?巡察组找到夕阳乡政府分管领导进一步了解情况。原来,夕阳乡的太阳能路灯安装资金分别来源于整村搬迁、民族团结示范项目等,由于早期安装的300多盏路灯使用年限长,且缺乏专业的日常管护,导致相继损坏。因更换太阳能路灯成本较高,有集体资金的村组已自行修缮,无资金的村组只能继续等待项目资金。

“群众安全出行不能等!绿色光亮工程‘不光亮’,影响的是彝乡人民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了解清楚情况后,巡察组将问题反馈至夕阳乡党委,建议尽快统筹整合项目资金,对全乡的路灯进行检测维修,并指导村组安排专人做好日常管护。

夕阳乡党委收到反馈意见后,立即行动,迅速摸清损毁底数,整合上级帮扶资金46万余元,对全乡388盏损坏的路灯进行统一更换修理,并在新山村小夕阳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项目的安排设计上,充分考虑村庄亮化内容,新安装路灯25盏。

如今,一盏盏带有浓郁彝族特色文化的路灯整齐地伫立在小夕阳村寨的道路两旁,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线。勤劳的彝乡人民在路灯下收拾好晾晒的黑皮花生和高钙硒米,围着篝火跳起舞蹈,脸上洋溢着笑容……

“让彝乡‘失明’的路灯‘复明’,点亮的不仅仅是路灯,还照亮了彝乡村民迈向美好幸福生活的前行之路!”晋宁区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巡察工作既要对基层党组织进行“政治体检”,也要重点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一件件“小事”,以立竿见影的巡察效果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昆明日报 记者吕文康 通讯员雷丽萍 熊艳

“送政策上门,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去年我家年收入在7万元左右,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日前,看到寻甸县六哨乡纪委工作人员来到家中,余某笑着说起家里的变化。

时间回拨到2019年,在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过程中,六哨乡纪委到余某家入户时发现,余某一家6人中有5人因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却只能领到2份低保金和2份残疾补贴。虽然还有一些种植养殖收入,但是对于这个特殊家庭而言,治病等其他开销还很多,要把日子过得舒心是件难事。

六哨乡纪检干部从余某家出来后,及时到村委会、乡残联和乡民政办了解余某家庭情况:为什么明明有5人残疾却只领到2份低保金和2份残疾补贴?村干部了解该情况吗?为什么没有及时处理?

经了解,六哨乡龙街村村“两委”干部因特殊情况没有配齐,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导致余某在村级找不到帮忙申请低保金的工作人员。由于身体残疾,行动不便,余某家里的3人也无法到寻甸县残联办理残疾证。因此,余某便在无意中将此事搁置,造成领取不到低保金和残疾补贴的情况。

“为民服务不能有畏难情绪,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余某家的情况属于特殊中的特殊,村委会、乡残联和乡民政办要联合起来,积极沟通协调,用好社会救助政策,帮助解决余某家的困难。”在六哨乡纪委跟踪督促下,村委会入户帮助余某家填写低保申请,积极推进手续办理,协助乡民政办入户调查,为余某家成功申请到了应得的3份低保金。同时,经六哨乡残联与寻甸县残联沟通协调,寻甸县残联派出鉴定专家到余某家,进行残疾等级鉴定。2021年7月,六哨乡残联将3人残疾证送到余某手中。

在增加3份低保金和3份残疾补贴后,余某家每年可多领取到13032元低保金和5520元残疾补贴。在六哨乡纪委建议下,余某购买了几头牛,种植了洋芋、玉米,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你们送‘政策’上门,才让我们家的日子过得如此舒心。谢谢你们!”余某握着六哨乡纪检干部的手说。

之后,六哨乡纪委联合乡残联、乡民政办在辖区内开展了一次全面摸排,又发现一户类似余某家的困难家庭,并将政策“上门”践行到底,让特殊家庭都享受到低保救助。同时,六哨乡纪委还推动建立问题隐患发现、整改工作机制,让低保户生活有保障。(昆明日报 记者方圆 通讯员严叶聃睿 苏春云

编辑:合宇聪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