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关,被国内电影市场给予厚望的好莱坞特效大片《阿凡达:水之道》没能完成它的使命。上映12天,《阿凡达2》国内票房7.57亿元,与“超30亿”的市场预期相去甚远;豆瓣评分则从开始的8.4一路跌至8.0,比同系列前作低了0.8分。尽管目前电影仍在上映,但已难掩票房、口碑双双“扑街”的尴尬结局。
电影作为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反映与延伸,在文化输出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2009年,《阿凡达》横空出世,凭借超前的视觉特效,创下了当年全球票房记录。当时国内总共只有14个IMAX影厅,《阿凡达》电影一票难求。来自全国各地的影迷短时间内齐聚北京、上海等几个城市,在影院门口彻夜排队等待购票,只为能亲眼目睹潘多拉星球令人沉醉的奇幻森林。即便是这样的条件,《阿凡达》国内总票房高达13.39亿,刷新了当时内地影史的票房纪录,受欢迎和轰动程度可见一斑。
珠玉在前,13年后的续作《阿凡达:水之道》无论是拍摄技术还是特效呈现都有大幅提升,为何出现了票房口碑“双扑街”的尴尬局面?
网友评论中,大部分差评矛头对准了影片的剧情部分。“特效上的巨人,剧情上的矮子”“故事情节糟糕得一塌糊涂,老套。”有网友认为,《阿凡达2》在特效层面依然断层领先,却未能在价值滋养方面有所精进;“13年前的观众都成长了,阿凡达却在原地踏步,因此缺失了与观众最重要的价值共识。”
去年10月,同样是疫情影响下颓靡的电影市场,国产电影《长津湖》上映。电影塑造了热血“钢七连”的英雄群像,全方位唤醒民族记忆,上映3天累计票房突破10亿元,年轻观众纷纷成为“自来水”,不断把电影“安利”给他人。最终《长津湖》凭借57.75亿票房登顶中国内地票房总榜第一名;不负众望完成了“救市”的使命。
有着大IP、大制作加持的好莱坞特效大片因为剧情不足导致口碑、票房“扑街”,本不受年轻人青睐的主旋律电影却因为好的故事激发了观众广泛的情感共鸣,能够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收获高票房好口碑。
两相比较,为“如何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带来更多的思考与借鉴。
首先必须认识到,当下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市场中仍缺乏核心竞争力。特效不再是高质量电影的“万能钥匙”,好故事才是好电影的基石。中国电影的创作应该首先向着“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向不断努力。
只有当中国电影承载的每一个生动的中国故事都迸发出震撼人心、超越时代的力量,与世界达成共情的情感,推进电影高质量发展,才能让中国电影走进生活、走向世界。寒冬过去之后,只有综合实力更强的电影才能实现口碑和热度“两手抓”,获得观众的好评。(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