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老碓响,粑粑香!
建水县融媒体中心    01-12 16:27:15

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粑粑的香气也悄悄地刺激着人们的嗅觉。在建水,粑粑是“年”,有着团圆、圆满的寓意,祈盼新的一年像糯米粑粑一样甜甜蜜蜜、团团圆圆。

图片

图片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样纯手工制作糯米粑粑的景象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但在曲江镇蚂蚁山闫家坡村,这个美丽乡村的村口立着我们打粑传统工具——碓臼(duì jiù)。

图片

你可别小看这个小小的糯米粑粑,做起来很费时费功夫,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还得讲究快、准、稳、狠,这样打出来的糯米粑粑才富有韧性。

图片

清晨的闫家坡村是忙碌的,有的忙着淘米、蒸饭,有的则忙着清洗碓窝、碓嘴。炊烟袅袅,欢声笑语。

图片

大人们把提前淘洗干净、泡发得圆鼓鼓的黄皮糯米倒进大蒸桶内,在灶膛烧起柴火蒸煮,待蒸熟的糯米饭散发出一股淡淡的糯米香和木甄子发出的香味儿,大人们会为迫不及待、张开小嘴等在灶台边的孩子用手捏一团糯米饭给他吃,这糯米饭闻起来就有一股浓郁的谷香!

图片

图片

图片

将蒸好的糯米饭,趁着热气放进干净的碓窝内,三五个人脚踩碓尾,相互搀扶着,他们脚下一踩一松,碓头一起一落,一下、两下、三下......“哐当,哐当”的声音均匀而有力。另一头,由两位守“碓头”的人拿捏糯米粑粑,以飞快的手速,小心地将粘住“碓头”上的米团往下扯,每次翻动,沾点香油,使米团与“碓头”迅速分离,百次千次的捶打会让米粒在转化为糕团的时候,释放出更高的糯性。你一脚我一下,木碓声音响亮,大家伙儿齐心合力,配合默契。不一会儿功夫,又糯又细又白的糍粑团便打好了。

图片

图片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取下糯米团,把锤捣好的糯米团分成若干个小糯米团,捧圆、装碗、压平、定型,这就是成型的黄皮糯米粑粑了!刚打出来就可以吃了,软软的,满口的清香。

图片

图片

人们常说:老碓响,粑粑香!软糯的味觉联通着记忆,传统美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

编辑:李双双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