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周智宇 1月20日,昆明市召开2023年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发布“加快推动经济回稳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相关消息。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同志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日前,昆明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经济回稳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重点围绕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促进旅游市场复苏升温、加速工业强市步伐、助力重点服务业提质增效、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等7个方面,提出了26条含金量高的稳增长措施,全力建设“六个春城”,加快恢复经济发展活力,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推动经济回稳向好。
昆明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戴惠明介绍,稳增长26条政策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在创新消费场景、改善消费环境、优化消费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提出组织开展消费博览会、评选最具“春城烟火气”商圈商户、适度允许商业外摆、释放夜间消费周末消费潜力等新措施,尽快让消费“热”起来。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5条政策措施 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
组织实施系列促消费活动,对大型促消费活动予以经费支持。继续发放消费券,鼓励行业协会、商圈商街、品牌企业投放企业消费券。稳定扩大汽车、家电消费。
培育发展新型消费。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电商促消费活动,扩大“昆明老字号”“昆明名品”等优势资源影响力,支持发展首店经济、社区经济等。
更好满足夜间消费需求。通过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定期发布夜间消费、周末消费等活动信息,绘制“不夜昆明”消费地图,打造一批夜间消费打卡地。鼓励发放夜间定向消费券。进一步完善夜间交通服务。
扶持商贸企业做大做强。对首次升规纳统,以及规模、增速和贡献综合排名前列的商贸业市场主体给予奖补。对首评“老字号”企业给予奖补。以奖代补支持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加快完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增强商业活动场所管理服务弹性。简化户外促销活动审批手续。支持具备条件的市场主体开展商业外摆活动。划定更多适宜区域发展地摊经济、后备箱经济、早市夜市等便民小微集市。
3条政策措施 促进旅游市场复苏升温
积极实施引客入昆。在中央电视台集中开展旅游形象宣传,每月还将推出主题宣传。鼓励旅游景区推出优惠政策。
增加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强化文旅融合,深挖“宝藏景点”。大力推广精品旅游路线,包装推出一批新线路、新玩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一批优质特色民宿。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从游客欢迎欢送活动、旅游服务抽样调查回访、提升软硬件设施品质、完善无理由退货和投诉机制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入昆游客旅游体验。
3条政策措施 加速工业强市步伐
培育壮大工业经济。对新建投产入规及“小升规”制造业企业,按产值给予阶梯奖补。对稳产增产的龙头企业给予贡献奖励。
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对补齐园区基础设施短板加大资金支持。合理确定园区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加大“标准地”供应力度。
支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开展清洁生产和节能低碳改造,按照相关标准给予奖补。
4条政策措施 助力重点服务业提质增效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扩大房交会规模。宣传推广“彩云购房节”,支持房企开展市域外营销。建立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白名单,鼓励金融机构平稳有序投放贷款。大力支持购买首套住房,合理支持购买二套住房。推行二手房“带抵押过户”合并登记新模式。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对新认定的总部企业给予落户奖补、办公用房补贴以及阶梯式贡献奖励。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以奖代补支持数字经济示范项目建设。对获批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企业给予奖补。
推动会展业全面恢复。争取延期会展项目尽快落地,筹划举办一批带动力强的昆明特色展会。对引进会展项目予以资金补助。
3条稳投资政策措施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安排3亿元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力争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00个。采取“一项一策、销号管理”方式推动停工缓建项目尽快复工建设。
着力扩大产业投资规模。继续实施工业投资三年倍增计划。对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和企业技术改造给予补助。
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全力争取上级资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加大征地拆迁和土地收储供应,对重点项目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应保尽保。
3条政策措施 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恢复提升运能运力,全力恢复国际航线航班,安排2亿元财政资金支持中老铁路沿线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形成中老班列集结和货源组织中心,大力发展多式联运,高水平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加速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一体推进磨憨口岸功能提升、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全力将磨憨打造成投资兴业的热土。
促进外贸稳定发展,鼓励企业扩大RCEP成员国贸易进出口规模。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布局海外仓,大力支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
5条政策措施 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大力支持创新创业。对高新技术培育企业、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园区)等载体以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予以奖补。财政贴息支持创业担保贷款。实施“春城大学生创业行动”。
提高招商引资质效。每季度至少开展1场重大招商活动,年内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200个以上。设立重大项目首席服务专员。将已签约项目落地率、资金到位率、建成投产率纳入考核。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强力推进市场主体倍增行动,以奖代补支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鼓励推行“产销分离”、“工贸分离”。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开展“民企入昆”行动。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将更多优质民间投资项目纳入市级重大项目清单。
支持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进一步扩大“昆易贷”金融产品支持范围,给予财政贴息补助。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降费让利,给予担保费补助。
在过去的一年里,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新冠疫情超预期影响,昆明市攻坚克难、顶压奋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目前统计初步情况,昆明2022年GDP可比价增长3%,与全国一样,与全省的差距持续缩小。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昆明市推进“当好排头兵”三年行动的第一年,保持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