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港时评】守底线抓源头 让广大农民工安“薪”过年
昆明信息港    01-20 16:08:48

年关将至,往往是 “欠薪”事件的多发时期。近段时间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欠薪问题出现较大反弹,各地层出不穷的农民工讨薪案件再度将工人欠薪这个社会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推到台前。而如何当好2023年农民工的“护薪人”,以及如何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也成为了政府与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的工作。

2022年底,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扎实开展欠薪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强化多部门联合执法,加大欠薪易发多发领域排查力度,依法严厉惩处恶意欠薪行为,落实工资保证金等制度,确保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工资;要加大农民工就业帮扶,对失业农民工、困难农民工及时予以失业补助、困难救助,兜牢基本民生底线,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农民工欠薪问题,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保障劳动者权益,提高劳动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完善依法治欠体系,根治欠薪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此次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的召开及相关指示无疑再次为2023年以及后续全国各地开展农民工欠薪整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引导与方向,也为广大农民工打了一剂强心针。

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顽疾”,体现着社会治理水平,更关乎万千家庭冷暖。据统计,2022年1月至11月,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近40万件,受援农民工43.7万人,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148万人次,帮助农民工追讨劳动报酬近55亿元,切实保障了劳动者权益。

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在这些可观的数据背后,仍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年年治年年欠。整体来说,未来还需要深入了解、剖析各项新型欠薪案例形成的背后原因,对新旧案例进行梳理、总结,针对典型行业和典型案例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加大欠薪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加强执法检查,守住劳有所得的底线。同时还需加强预防,将治理欠薪变成制度常态,从源头上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发生。

最后提醒各位工人朋友,如若遇到工钱被拖欠,首先要保持保持冷静心态,理智处事,切勿采用不合法、暴力的方式讨薪。其次要学会用法律维权,向各地劳动执法部门举报,也可以到各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总之要借助政府、法律的帮助,获得应得的报酬。最后一定要保存证据,特别是证明自己和单位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为讨薪提供有效依据。

年关将至,在外打拼的农民工无不期盼能如期拿到薪酬,与家人团聚。对于他们来说,一份工资,意味着一份生活保障,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希望在政府、企业、工人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未来工人欠薪事件越来越少,愿所有的农民工都能度过每一个“手握薪资、亲人在侧”的幸福年。(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戴至荷)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