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专家齐聚 共话云南旅游复苏路
云南日报    01-25 12:11:46

1月16日,云南省旅游研究学术委员会2023新年座谈会在昆举行。座谈会聚集省内专家,从产业扶持、人才培养、创新发展等多个方面,为云南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与会专家积极探讨云南旅游的现实性问题,为各级政府、文旅部门推动旅游复苏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明晰定位 突出特色

云南财经大学二级教授、博导罗明义认为,云南应找准自身定位,利用周边资源把云南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他建议,云南应积极争取政策,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主动作为,努力创造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新机遇。

云南省社科联原主席、华中师范大学博导、研究员范建华提到,云南省文旅产业市场化程度极高,要在发挥民营经济优势、营造宽松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和资本的合法权益、加大扶持力度等方面采取实质性措施。

“要重视云南生态旅游,并将其作为旅游发展的特色方向。”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导杨桂华认为,云南的生态,可以说是世界的缩微景观,云南旅游要高质量发展,一定要树立生态、文态、业态“三态合一”的观念。

科教兴旅 人才强旅

罗明义认为,除了重视专家的建议,还可安排旅游研究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云南文化旅游前瞻性、理论性研究。

昆明学院二级教授、《旅游研究》主编窦志萍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同与会嘉宾分享了后续在研究主体方面有待发力的方向,包括国家文化公园、乡村旅游、文旅融合、文旅数字化发展、生态旅游与低碳和降碳旅游、智慧旅游、旅游业态创新等。

云南大学二级教授、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博导吕宛青认为,“人”是乡村振兴中的关键,希望能够加大重视乡村旅游“领头羊”“领头雁”人才工程的建设。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导赵书虹认为,要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要支持现代产业学院申报各级基地实验室。

重点热点 创新发展

在云南文旅融合背景下,要抓住机遇积极拓展云南的饮食文化旅游。昆明学院旅游学院院长、教授田芙蓉认为,第一,应着力开发滇菜美食文化系列的旅游产品;第二,以评促建,提升公众对滇菜美食文化的关注;第三,彰显多元民族文化特性,形成城市美食文化旅游新地标;第四,加大滇菜宣传力度。

曲靖师范学院文化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张婼就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民族体育项目和旅游融合发展提出建议。她认为,应建立健全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推动完善基础服务建设;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宣传力度;加大旅游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加强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

“云南是传统村落大省。”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教授、博导王嘉学表示,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的取景地沙溪古镇,是传统村落修复整治后进行活化利用的有益探索案例。由此可见,云南旅游可以突出特点特色,利用好宝贵的传统村落资源。(云南日报 记者李玲 陈晨

编辑:文丽荣    责任编辑:劳学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