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马龙区的通泉、纳章、月望、大庄4个乡(镇、街道)的大山脊梁上,一台台轮毂高度120米、叶轮直径185米的超级“大风车”迎风转动,源源不断地将绿色电流送入百姓家中,点亮万家灯火……
在云南能投集团通泉风电项目首批机组投产现场,负责投建和运营通泉风电项目的马龙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柳顺荣介绍,通泉风电项目于2022年3月开工建设、7月完成首台185/6.25兆瓦风电机组的吊装、11月顺利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质量监督站并网前的第三方质监验收、12月4日首批机组投产,“通泉风电项目在我省‘8+3’风电项目中实现了第一个获得林业、土地、环评、水保批复,第一个正式开工,第一个完成首台机组(单机容量6.25兆瓦)吊装,第一个通过升压站受电及首批风机启动试运前的质监验收,第一个正式投产商业运行‘五个第一’。”柳顺荣说,通泉风电项目创造了国内高海拔复杂山地条件下大兆瓦风电机组水平单叶片吊装的新纪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我们指明了努力方向,也给了我们发展风电事业的强大动力。”柳顺荣介绍,云南能投集团通泉风电项目是国内高海拔地区首次采用单叶片吊装技术,在120米高空要为每台风机叶片安装300多个螺栓。建设者们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了项目建设中,创新性地解决了大型风电机组的吊装效率问题,“整机吊装,风速超过每秒7米就不能作业,吊装有效作业时长受到很大限制。我们首次采用的单叶片吊装技术,风速每秒12米以下都可以作业,将吊装效率提高了很多。”风机吊装作业单位项目经理李军介绍,通泉风电项目的风机最大起重量达到147吨,是目前国内高海拔山地风电投运单机叶片最长的风机,一台风机正常转动1小时就可以产出6250度绿色电能,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后,可实现年上网发电量9.67亿千瓦时,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2751小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9.62万吨,节约淡水117万立方米,为绿色发展注入绿色动能。“通泉风电项目的一部分绿色电能,通过电网分送到曲靖经济开发区南海子片区的硅光伏产业园,实现了绿色能源推动绿色制造。”
“二十大报告明确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柳顺荣说,通泉风电项目实现首批机组投产,对国内山地大型风电基地示范化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个项目直接带动了我们风电机组制造企业风机大型化生产实现突破。”全国第二大风电装备制造企业,远景能源项目经理唐旭聪告诉记者,以前陆上风电项目单机2兆瓦容量就是大风机了,2021年大风机的容量提到了4兆瓦级,2022年通泉项目招标就达到了6兆瓦级。“现在国内单台风电机组容量上限,一个月就会被突破。”柳顺荣说,从国内风电装备制造能力和技术的日新月异,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对此充满信心。”柳顺荣坚定地说。
云南能投集团总裁谢一华表示,云南能投集团将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企业落地见效,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绿色能源强省和产业强省建设决策部署以及推动国企改革发展总体要求,聚焦主营主责,对标世界一流,打造核心竞争力,将以“能源+投资”双轮驱动,全力打造云南绿色能源产业发展主力军、现代物流产业龙头企业、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国际能源合作骨干企业,力争到“十四五”末,集团权益装机超3000万千瓦,其中新增风光新能源电力装机1500万千瓦以上,实现集团主要发展指标全面翻番。(云南日报记者 李继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