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云南小伙创作的《佤咖啡》《佤写不来情歌》等音乐火遍全网。动感的旋律与接地气的方言相结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广大网友纷纷调侃听他的音乐有种在星巴克啃鸡脚的感觉。该视频引发全国各地网友争相模仿,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洗脑的旋律之下更应该重视内容价值,要让“上分”变得更有意义而不只是一场流量的狂欢。
其实,云南凭借方言加魔性音乐火遍全网的案例不只一例,去年,云南傈僳族小伙一头黄色长发,跟着颇有节奏感的音乐用方言介绍着自己的家乡。虽然那条视频没有精良的制作,没有镜头语言,没有精致布景,显得颇为简单,但就是这样一条简简单单的短视频,成为了现象级作品。相较于那些以或搞笑娱乐或猎奇探秘或精美炫目的内容来吸引眼球的短视频,“为家乡上分”短视频应该更注意在方言下的内容价值与传播价值,应该让人们关注到语言中的具体信息而不只是为了博取眼球的词语。
短视频是近几年来中国网络视听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与传统媒体的短消息相比,短视频因其及时、易得、丰富、碎片化等特点,让它成为受众的“时间杀手”,短视频平台的作品都在寻找观众的“痛点”“爽点”,一个人需求没被满足,就会感到难受和不爽,就会开始寻求,如果在寻求中可以得到即时满足,就会感到爽,“爽点”就是即时满足。根据这个需求,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套用流量公式,忽略内容价值的空壳产品。一条没有实质内容的短视频,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可能成为百万级的爆款产品,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触动受众的情绪,影响受众的认知,所以作品传递的价值观就变得非常重要。实际上,为了达到传播目的从而忽略内容深度和价值的作品,其实对于为“为家乡上分”来说是无意义的。
针对“无效上分”的乱象,作为内容生产者应该以内容价值为核心,创新内容表达模式,丰富叙事形态,不断产出丰富的、实用的信息来服务广大受众,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众。作为观众,我们也应该提高自身审美水平,能够在碎片化的信息中甄别出有用信息,不盲目跟风,不成为流量的工具。在两方的共同努力下,让正能量变成大流量,让为“家乡上分”变得有意义。(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王竣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