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冲镇以“登一次门、问一次‘2+3+1’、看一次房、共商一次巩固措施、讲一堂课、宣传一次政策、找一次问题、算一次账、帮忙解决一些困难、整理一次卫生”的“十个一”工作法为抓手,深入开展“三话六学”实践活动,形成“人人学习、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实现群众听党话感党恩、民族团结求发展,自强不息抓生产的转变。
登一次门,话感恩,共叙家乡新变化
整合机关干部职工、村组干部、志愿者等队伍,实行“干部+党员+群众”网格化包保责任体系,开展“敲门行动”入村入户,拉近群众距离、干群关系,在巩固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中,让群众感悟家乡发展、感恩党的好政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看一次房,话团结,共建美好新家园
通过党员会、干部会、群众会,凝聚各民族共识,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做到民房建设与村庄规划相一致,村组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推进村内道路通畅整治、规范家禽养殖,建设宽敞、整洁的村内环境。
共商一次巩固措施,话心愿,共谋发展新图景
针对群众关心的“产业怎么发展、村子怎么建设、乡村旅游怎么做”等问题,哨冲镇党政领导班子带头入村,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共解发展之难、共商发展之计。实施“一村一策”、科学谋划,带动传统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建设,巩固脱贫成效促农增收。
讲一堂课,让群众学理论,坚定理想念
通过集中宣讲、彝汉双语宣讲、“田园小课堂”等形式,用群众听得懂、能理解的语言,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宣传一次政策,让群众学政策,铭记党的恩情
组织镇机关宣讲队、非遗传承人、村内老党员、致富带头人等开展宣讲交流和文艺活动,因地制宜运用故事宣讲、“火塘话”、花腰歌舞等多种形式,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交流医疗保险、产业就业、农村养老、乡村振兴等政策,让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党的关怀温暖人心。
找一次问题,让群众学科技,推开致富新门
积极开展送技能、送经验、送信息等科技惠民志愿服务活动,帮群众查找产业发展中的问题,组建农业技术服务小分队,开展农业技术科普讲座、田间地头技术指导,推广科技知识,大力宣传白萝卜、甘蓝等冷凉蔬菜种植、青绵羊纯种养殖、林下养殖等新型技术,推进科技助农增收。
算一次账,让群众明思路,拓宽增收渠道
按照“林地增绿、林农增收、林业增效”的发展思路,引导群众转变思维方式,盘活原有资源,算好“经济账”、“生态账”,筑牢绿色发展理念,探索林下生态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帮忙解决一些困难,让群众学法律,筑牢法治防线
构建镇村组三级网,依托镇法治文化广场,通过送法三下乡、创建法制示范村、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等形式,把普法宣传教育融入到村民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村民共治共享,让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整理一次卫生,让群众学文化,提升文明素养
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巾帼连心服务队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使村规民约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组织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收家治家、移风易俗等活动,提高群众文明素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促进邻里和睦、民族团结的文明乡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