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李红鸾 3月13日,在云南昆明工作的小朱在昆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悬浮液。为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成为云南省第326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
捐献者小朱
97年底出生的小朱是一个阳光帅气有爱心的小伙,年少时的他就存着一颗奉献的心,早在高中时期,他就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2016年,小朱到贵阳读大学,期间,他在网上无意间看到有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新闻,了解了一下,觉得可以帮到别人,非常有意义,他就抽空去附近的采样点进行了抽血登记。之后他又打电话询问他的留样情况,工作人员告诉他,因为那年的入库有限额,他的血样没有入库成功,2021年7月,小朱毕业后到昆明工作,来昆明的第一时间,小朱就到附近的献血屋,在那里他又一次留下血样,主动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这一次小朱顺利入了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
小朱捐献结束后和他捐献的“生命种子”合影留念
2023年2月,在入库短短的一年多后,小朱就接到了他和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的通知。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捐献,“从主动报名入库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在等,或许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捐献,但我依然为此而准备。”他从入库伊始,就清楚地知道自已的郑重承诺,将意味着一旦需要,就要义无反顾的捐献。
小朱在得知配型成功的时候,没有过多的犹豫,并也第一时间将此事告诉了父母。“我的决定第一时间就得到了妈妈的支持,从小她就教育我做力所能及之事,多行善事。”
没过几天,小朱得知患者情况不太理想,和红会一起申请加急流程:原本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造血干细胞高分辨率比对、体检等流程,经过红会的多方协调加急处理,经过短短的十几天,小朱就完成了高分辨率比对及体检等流程。万幸的是,他的高分辨率结果与患者完全匹配。
小朱在采集造血干细胞
从3月8日起,小朱就开始住院。他需要在4天半的时间里,注射9针动员剂,促进造血干细胞的“游动”到外周血。打完动员剂之后,体内的白细胞数会升高,小朱也因此出现了乏力、酸痛感。3月13日上午,小朱正式捐献造血干细胞,医生将采血针扎入小朱的静脉血管,血液进入血细胞分离机提取出珍贵的造血干细胞,整个过程持续了数个小时。根据捐献的双盲原则,小朱只知道受捐患者少量的信息:对方患者83年生,是孩子的妈妈。“对我来说,这是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但对于患者来说,这是生命的再生,捐献过程稍有点漫长,但熬一熬也就过来了,我只希望得到捐赠的患者可以早日康复!”
从18岁第一次献血开始,期间又两次主动加入中华骨髓库,再到如今捐献造血干细胞,小朱从未停止奉献的脚步。让我们一起为小朱爱心奉献、乐于助人的行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