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招聘会现场,很多人才真正明白了学历的重要性。一位参加招聘会的毕业生感叹,在招聘现场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博士您坐下,硕士你留下,本科你等一下,专科你让一下。”学历对一个人有多重要?努力对一个人的未来又有多少加成?
近日,云南大学内举办校招。网上流传着一则消息称,“云大招聘会,服务员都要一本的”引发网友讨论。
讨论校招应不应当出现某些岗位,其实无甚意义,毕竟求职招聘是个双向选择。但类似“服务员要一本”讨论,其背后折射出的行业变迁与人才需求更迭、毕业生求职焦虑的问题,却应该引起重视。
最近三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攀升。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1076万,创出历史新高。中国面临的就业问题不仅有总量压力,还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通俗的说,就是有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有人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就业,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涉及到的领域、环节和因素众多。其中,导致就业难、就业形势严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就业观念。
在一些人看来,学历没有兑现利好,而是成了身上难以脱下的“孔乙己长衫”:自己受过高等教育,曾经意气风发,步入社会后发现如此“内卷”,象牙塔的知识无法满足工作所需,骨感的现实已经支撑不起丰满的理想。
巨大的反差,让一些人情绪消沉,不愿意从事比自己预期低的工作,尽管这个工作可能是自己喜欢的。这种不上不下的“悬浮”状态,让他们感觉自己像极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
与其被“孔乙己的长衫”困住,不如让“脚先着地”,树立现代社会需要的新的就业理念,主动应对就业形势、对自己和社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把个人的理想和期望与社会需求相融合,从普通行业干起、普通职业干起、普通岗位干起、甚至从普通薪水干起,使社会就业人员、特别是大学毕业生有充分的机会融入基层、体验民生、体察社会,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不断加强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只有把就业眼光放远一点、选择岗位条件低一点、工作付出再多一点,就业岗位这个“变量”就会大大增加,就业形势就会发生新的变化。
有多个调查报告揭示,中国当前外卖员群体多达1000万人之上,保守估计者认为在700万人左右。更不用说,包括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直播人员等在内的新职业人群,数量就更为庞大。不应小觑这些领域吸纳就业的能力和价值。
知识的价值在于运用,并不是身价的附属品,不要总以老眼光打量外卖员等职业。据美团发布的《2020上半年骑手就业报告》,仅美团平台拥有的300万骑手中,就包括6万研究生和17万本科生,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骑手更达24.7%。同时,各大外卖平台也在加速打通人才上升通道。人员素质的优化、晋升通道的畅通,让我们看到外卖配送等职业正发生“新变化”,对其不应停留在流动性大、职业低技能化等固有认知上。
社会需要多种就业形式,才能健全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发挥自身才能,推动行业发展。大学毕业生要树立和坚定具有时代性的就业理念,“把事业的火种撒播于基层,把腾飞的支点选定基层,把个人的梦想放飞在基层。”破除陈规陋习、转变就业观念,不是一句空话,需要积极、具体的行动,全社会要积极引导正确的就业观的形成。让更多的就业人员面向实践、面向基层、面向创业寻找就业岗位,积极发挥专长,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中成长成才。(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段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