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第二届昆明市文明家庭事迹】刘锦花家庭
昆明信息港    03-17 16:09:06


他们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文明的真谛,营造着家这个爱的港湾。长期以来受到同事,周围同仁的赞美。这就是刘锦花老师和秦福忠老师的幸福家庭。刘锦花老师在嵩阳一小任教,中共党员。丈夫秦福忠老师曾在多个乡镇任中心学校校长工作,现任嵩明县教育局人事科科长,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女儿在昆明中国银行八一支行工作;双方父母亲都在农村务农,现年事已高。

尊敬长辈 关爱孩子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刘老师夫妻最懂得尊重长辈,孝敬父母。他们对父母关心体贴,照顾周到,问寒问暖,洞察到长辈有什么需求,总是千方百计给予满足,随时保证父母生活零用开支,逢年过节总是提前准备好一切,不用父母操心。经常与父母沟通谈心,周末在工作允许情况下一定回去看望双方父母。早早的去农贸市场购买各种蔬菜、肉,回到家,亲自做饭,从不用父母动手。小病大病管护到位,父母生病住院,他们都能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的侍候,总是嘘寒问暖,给老人清洗脸、脚,梳头等悉心的照顾。刘老师夫妻不仅对父母这样做,对其他长辈、亲朋也是如此,大家都夸他们是小辈的好榜样。左邻右舍的老人都赞不绝口,好生羡慕。作为长兄长嫂,他们勇于承担责任,对兄弟姐妹关爱有加,相亲相爱,妯娌之间团结互助,从不计较得失。在生活中成为了小辈的楷模。

他们很注重对女儿的教育,引导孩子从小懂得尊重、孝敬长辈,做人要诚实、自强、自立和自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女儿现在东北财经大学毕业,在昆明中国银行八一支行工作,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积极努力,健康上进,担任单位团支部书记工作。深得领导和同行的好评。

互敬互爱 夫妻和睦

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和谐家庭的坚实基础。刘锦花老师与爱人秦福忠都生长在农村,年幼时都接受过乡村那种朴实、传统、真诚的家庭教育,有着共同的生活经历。他们从小热爱学习,经过各自的努力,分别考入师范学校学习,怀着一腔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热血,走上了教书育人的岗位。共同的理想,相同的追求,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建立了温馨的家庭。结婚近26年来,他们互敬互爱,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包容;在工作中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家庭氛围民主、平等、幸福,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能够用理智的态度进行沟通,为对方着想,从不争吵。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受到邻里、同事、亲朋们的羡慕和赞誉。

敬业奉献 相互促进

刘老师夫妻二人分别于1987年和1983年从事教育工作,他们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了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丰富专业知识,提升自我素质,他们坚持学习,积极参与各种培训,从中师学历不断取得专科、本科文凭,还参加了在职研究生班学习毕业,继续教育履职培训从不间断。

秦老师多年来总是任劳任怨,服从分工,勇挑重担,从未向组织提过照顾家庭的要求,不管在哪个乡镇工作,他常常以校为家,妻子能够理解,给予了无限的支持。正是如此,秦老师连年考核为优秀,获得了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满意的好干部、“两基”工作先进个人、先进德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1994年被昆明市政府授予“特等劳动模范”称号,所负责分管的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表彰和奖励。

妻子刘老师先后在过三所学校工作,无论是任教何年级、何学科,都是尽职尽责,踏踏实实,无私奉献。为了孩子们的学习,不辞辛劳,耐心关爱后进生,多年来她所任的科目都是名列前茅,每当聘任时,多校互争,是一名学生喜爱、家长喜欢,学校满意的优秀教师。曾获得优秀共产党员、敬业奉献模范、优秀园丁、先进女职工等多种荣誉。1998年授予昆明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称号。

与人为善 助人为乐

刘老师夫妻在过不同的乡镇,不同的学校工作,与邻里和睦相处,主动帮助协调家庭纷争,与同事友好相伴,热心为他人分忧解难。正是由于他们有一颗平常心、善良心,每当工作调动时,单位领导、身边同事、周围邻里依依不舍,过了很长时间还在不停地念叨,其中有离退休教师,有教学一线的青年教师,也有很多教师的家属和孩子。

他们具有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工作中常常帮扶贫困孩子,为学生购药就医,叫到家中吃饭,新置行李、学习用品等,每当遇到各种捐赠时,总是积极带头,从不落后。这就是刘锦花老师家庭在多年来信守尊老爱幼,夫妻和睦,爱岗敬业,构建和谐的平凡点滴。


编辑:戴云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